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山東曲阜7月10日電(周藝偉 陳宛婷)當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下稱“尼山論壇”)的閉幕鐘聲在孔子故里回蕩,這場延續十五載的文明之約,再次引發世人對“尼山三問”的深層思考。
尼山是什么?尼山有什么?尼山論什么?三問之間,勾勒出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清晰軌跡。
7月10日,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在山東曲阜閉幕。趙曉 攝
尼山是什么——文明基因的孕育之地
尼山,這片誕生了孔子的土地,孕育了“仁禮相生”的倫理體系、“中庸之道”的辯證思維、“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從《論語》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處世準則,到“天下為公”的政治理想,尼山所孕育的思想精華,如同儒家文化的基因庫,構成了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精神密碼,也為不同文明間的對話埋下伏筆。
回溯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的“軸心時代”,孔子在尼山腳下沉思人倫秩序的要義,釋迦牟尼在恒河流域傳揚慈悲為懷的大道,蘇格拉底在雅典廣場探尋真理的本質。這些“思想巨匠”雖隔萬里,卻不約而同地叩問著人類共同的精神命題。
尼山作為東方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人類文明對話的精神原鄉,與其他文明的源頭共同構成了人類精神世界的坐標系,為今天的文明對話提供了歷史參照。
從更廣闊的視角看,尼山更是文明演進的活態實驗室。在這里,古老的“和而不同”理念與現代的“全球文明倡議”相遇,傳統的“天人合一”智慧與當代的生態理念碰撞。從孔子周游列國播撒思想火種,到如今尼山論壇匯聚7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共話文明,尼山親歷了文明交流從地域性探索躍升為全球性實踐的歷史跨越,已然成為洞察人類文明發展的獨特坐標。
“全球挑戰下的文明交流互鑒”高端對話在山東曲阜尼山舉行。圖為對話現場。沙見龍 攝
尼山有什么——多元對話的立體平臺
以世界文明論壇為核心,尼山形成了持續“生長”的對話矩陣。自2010年以來,尼山論壇已從單一學術交流平臺發展為包含20余項活動的多元體系。從最初聚焦儒家文明與基督教文明對話,到如今涵蓋中醫藥文化、人工智能等多元領域。今年首設的世界文化遺產論壇、金融文化論壇、水文化論壇三個平行論壇更回應了全球化時代的熱議。
十五年來,尼山論壇不僅發布了《尼山和諧宣言》《世界文明對話研究報告》等共識文件,更將思想成果轉化為實際行動:中埃古代文明對話會發布《中埃古代文明對話會一黃河與尼羅河文明合作倡議》,呼吁加強考古文博合作;金融文化論壇發布的典型案例,讓“誠實守信”的傳統智慧融入現代金融實踐。這種“從對話到行動”的轉化,使尼山論壇超越了一般學術論壇的范疇。
如今,尼山正持續匯聚著來自全球各地的思想精華與文明智慧,讓古老的“和而不同”理念在當代煥發出新的生命力。
7月10日,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水文化論壇在山東曲阜尼山舉行。圖為中外嘉賓同臺交流。沙見龍 攝
尼山論什么——面向未來文明的思考
歷屆尼山論壇緊扣人類發展的重大課題,探討文明與時代的共生之道:2016年聚焦“傳統文化與生態文明”,回應全球環境危機;2020年以“文明照鑒未來”為主題,思考文明責任;2023年深入討論“人工智能與人類文明走向”,直面科技革命的挑戰;2025年設置“文明間關系與全球現代化”議題,對現代化進程中人文價值進行深刻思考。這種“問題導向”的議題設置,使尼山成為破解時代難題的“思想策源地”。
如何讓古老智慧煥發當代活力?尼山論壇給出多元答案:通過“儒家文化的世界意義”討論,推動傳統思想的現代詮釋;借助“傳統文化與現代金融”對話,實現倫理精神與商業文明的交融互通。本屆論壇發布的《近30年西方漢學界〈論語〉研究報告》,從跨文化視角展現了傳統經典的當代解讀空間,為文明傳承創新提供了方法論啟示。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十五年來,尼山論壇從孔子故里走向世界舞臺,其意義早已超越了地理范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從尼山出發,正帶著“各美其美”的自信與“美美與共”的智慧,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人類文明進步貢獻力量。(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