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7月9日只剩3天,與美達成協議的卻只有中國、英國、越南和柬埔寨四國,印度做三手準備,一在談判,二在威脅要對部分美國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世界貿易組織也已收到相關提議,三在更換重點向金磚峰會尋求支持,還提前喊話阿根廷總統米萊希望他能幫自己一個忙,然而,美國突變的態度或再擾莫迪之心。
四國為何能與美達成協議?先說中國,一方面,中方出手就是反制,另一方面,中方手握稀土王牌,在美國多家軍工企業被列入制裁清單以及農產品出口量銳減情況下,特朗普主動低頭,雙方各退一步,而英國作為中國的老牌盟友,兩國5月8日就已和解,成了新一輪關稅風暴中最早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
其次說越南和柬埔寨,越南接受美國征收的20%基準關稅和40%對越轉運關稅,柬埔寨7月4日宣布與美達成協議,聯合聲明會在稍后發布,除中國外,三國看似成功,實則都是在用妥協換一紙協議,英美之間最核心的鋼鋁關稅問題談都沒談、越美之間完全就是一份不平等貿易協定,20%的關稅讓步至少會讓越南GDP增速下降0.8個百分點,柬埔寨方面雖還未宣布,大概率卻也是用妥協換談判成功。
然而,印度拒絕妥協,汽車及零部件、鋼鐵和農產品三大領域上的分歧卡住美印談判脖子,困難有兩重,其一,印度不愿開放農業和乳業市場,其二,它還要求稅率要低于越南的20%。言下之意,印度可以接受關稅,前提是必須低于別國,美國也不能再要求印度開放農產品市場,要不然莫迪不好交差。
關鍵在,特朗普不會為印度破例,鋼鐵領域美國拒絕向任何國家讓步,印度有后退一步之心,美國卻一點虧不愿吃,莫迪直接收回后撤之腳,放話要對部分美國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金額將等同于美國對印度征收的7.25億美元,態度看似強硬,目的卻可能有兩重。
其一,印度不想再與美談判,決心撕破臉將發展重點轉向金磚。據悉,金磚國家峰會將在7月6日舉行,莫迪不僅要去,還希望借助此行加強與“全球南方”的友誼紐帶,深化與金磚國家在多邊平臺上的合作,人口多基礎設施卻跟不上的印度嚴重依賴對外貿易,考慮到失去美國風險,印度必須找到“替補”發展經濟。
法新社消息,莫迪會晤米萊時曾請求后者支持擴大印度與南方共同市場的優惠貿易協定,印度這番出手,似在做與美不歡而散的準備。
另一重可能,印度還想與美國談,報復性關稅只是談判的一種策略,美國在印太地區有雄心,這意味著特朗普不可能真一點面子不給新德里,且美國總統首席貿易顧問納瓦羅曾放要在90天內達成90項協議的狠話,時間逼近雙方已進心理戰階段,印度的強硬其實是在給美國上壓力,讓美國接受“只有互利互惠才能達成協定”。
事實上,多方的不配合正在影響美國,特朗普日前稱要用致函方式解決關稅談判問題,7月6日,特朗普卻再改說辭,動用欲揚先抑招數,先說美國會在未來幾天內敲定幾項貿易協議,也會在7月9日前通知其他國家,然而提高后的稅率不會立即實施而是要等到8月1日才生效。
空出的三周時間,其實正是留出來的余地,暗示關稅談判進展不達美方預期,除卻擬對美征收報復性關稅的印度,歐盟態度也越發強硬,一方面要求美降低對歐盟出口產品征收的關稅,另一方面已做好了談判破裂的準備,日美談判進入死局,石破茂不能接受25%的汽車關稅也不可能犧牲日本農業。
三個月時間證實一個真相,美國要的談,不是各退一步,而是別國單方面對美妥協,特朗普此人不僅反復無常更是吃硬不吃軟,中方反制能成功,一因手握稀土王牌,二在面對不公沒有將心思浪費在對美國講道理上,直接將美國打疼,特朗普自然而然就意識到了不對,多方的強硬是在有樣學樣,強大如美國在貿易上也做不到獨行,暗示延長關稅談判期限,印度方面很大概率會抓住這個機會,莫迪不會輕易與美國撕破臉,既有所求,莫迪就要做好吃虧的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