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戰中,孫臏與龐涓首次對決。龐涓曾經成功施展“圍趙救衛”戰術,證明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否則也難以成為魏國的重要將領。那么,為什么龐涓會在這次交鋒中落入孫臏的計謀?而且,失敗一次還不夠,龐涓為何未能吸取教訓,反而在隨后的馬陵之戰中再次輕率冒進,重蹈覆轍?
在馬陵之戰時,孫臏施展了“減灶誘敵”的策略:第一天,齊軍設立十萬個灶臺做飯,第二天減少到五萬個,第三天再減至三萬個。龐涓看到后,誤以為齊軍士氣低落,兵力大幅減少,便只帶領輕騎兵,忽視了天色已晚,貿然深入敵境。結果,龐涓率軍進入了孫臏早已布置好的狹窄伏擊圈。龐涓戰死后,齊軍乘勢反攻,殲滅了魏軍主力十萬人,俘獲了魏國太子申。與桂陵之戰相比,馬陵之戰的過程顯得更加難以理解,幾乎像是傳奇小說中的橋段。
孫臏在“減灶誘敵”的策略中,灶臺數目驟減非常明顯,第二天就減半,第三天再減少兩萬個。龐涓看到這種情況后,卻丟棄步兵,只帶騎兵輕率追擊。作為一位歷經無數戰場的老將,龐涓難道對如此明顯的異?,F象沒有任何懷疑嗎?
龐涓帶領的是輕騎兵,這支部隊數量必然有限。在天黑后,龐涓竟未派出偵察兵去偵查周邊環境,冒然闖入險峻地形中的伏擊圈,完全未察覺孫臏布置的數萬弩手。這種魯莽的指揮,真的配得上“名將”二字嗎?
龐涓率領的輕騎兵被擊敗后,魏軍主力其實并未遭受重創,那么齊軍為何能夠乘勝追擊,一舉殲滅十萬魏軍主力?這背后的細節讓人疑惑。
上述種種疑問源自《史記》的記載,而這些看似違背常理的地方,可能是因為司馬遷在整理史料時誤解了孫臏和龐涓的相關事跡。根據最新的史料研究,尤其是山東銀雀山出土的漢簡顯示,馬陵之戰確有其事,但戰爭細節以及雙方將領的參與情況與傳統記載存在較大出入,孫臏和龐涓可能都未直接參與過馬陵之戰。
公元前354年,趙國攻打魏國盟友衛國,魏國派兵援助衛國,龐涓采用“圍趙救衛”戰術,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援,齊軍兵分兩路,一路攻打魏國襄陵(今河南睢縣),另一路由田忌和孫臏率軍前往支援趙國。
田忌和孫臏抵達齊魏邊境后,田忌希望直接救趙,但孫臏建議攻打魏國都城大梁,采用“圍魏救趙”的策略?!妒酚洝酚涊d:“田忌從之,魏果棄邯鄲,與齊軍在桂陵交戰,大敗魏軍?!边@便是“圍魏救趙”戰術的由來,但實際上這并非孫臏首創,龐涓早前也用過類似戰術。
不過,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擒龐涓》則提供了不同的細節,詳細描述了桂陵之戰的過程。孫臏建議田忌兵分兩路,一路佯攻魏國平陵(今山東定陶縣),一路直攻魏都大梁。攻打平陵的齊軍戰敗,“二大夫”被殺,但這反而讓魏軍驕傲自滿,輕視攻大梁的齊軍。龐涓遂棄重裝,急速前往大梁,孫臏趁機不舍晝夜追擊,最終在桂陵俘虜了龐涓。
司馬遷在《史記》中只說齊軍大敗魏軍,未交代龐涓的去向,但《孫臏兵法·擒龐涓》中明確寫到孫臏俘虜了龐涓。由于這部兵法是孫臏弟子現場記錄,真實性極高,因此司馬遷對這段歷史理解可能不夠準確。
既然龐涓被齊軍俘虜,孫臏與龐涓之間有著深仇大恨,孫臏會不會趁機殺了龐涓以報私仇?以孫臏的功勞,齊王和田忌是否會支持他這樣做?司馬遷認為都沒有發生,反而十年后龐涓與孫臏再戰馬陵,龐涓未吸取之前教訓,輕兵冒進被孫臏再次設計擊敗。
齊國是否可能釋放龐涓?這可能性很大。畢竟當時魏國強大,而齊國較弱,為了避免激化兩國矛盾,齊國或許選擇放龐涓回魏。然而,根據銀雀山漢簡《孫臏兵法》的記載,孫臏與龐涓實際上都未參與馬陵之戰。
銀雀山漢簡包含《擒龐涓》、《見威王》、《威王問》和《陳忌問壘》等篇,其中《擒龐涓》類似戰例介紹。相比《史記》對馬陵之戰的傳奇描述,銀雀山漢簡中并無馬陵之戰的具體記載,更沒有《馬陵之戰·殺龐涓》這類篇章,顯得頗為奇怪。
《孫臏兵法·陳忌問壘》記載:“用此者,所以應猝窘處隘塞死地之中也,是吾所以取龐(涓)……而禽太子申也?!贝硕慰偨Y了孫臏的計謀,提及桂陵俘虜龐涓,馬陵俘獲太子申,卻未提及詳細過程,暗示孫臏未直接參加馬陵之戰。如果龐涓在馬陵被殺,怎會在此處只字未提?
當然,也不能完全排除孫臏與龐涓曾參與馬陵之戰的可能,只是孫臏弟子未將過程記載,或相關篇章失傳。然而,現有史料更傾向于他們未直接參與馬陵之戰。
公元前342年,魏國攻韓,韓國向齊國求援。齊國商議后決定出兵救韓,《史記》載:“田忌、田嬰、田朌為將,孫子(孫臏)為師”,這讓人自然聯想到田忌和孫臏聯合在馬陵之戰擊敗龐涓。
但《戰國策》關于馬陵之戰記載:“齊魏戰于馬陵,齊大勝魏,殺太子申,覆十萬之軍”,未提孫臏、龐涓,更無《史記》中復雜計謀,只稱齊國斬殺太子申,而非俘虜。
更重要的是《竹書紀年》記載,“二十六年,與齊田盼戰于馬陵”。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中指出:魏惠王十七年,齊田忌敗梁于桂陵,二十七年十二月,齊田盼敗梁于馬陵,說明馬陵之戰爆發于魏惠王二十六年,齊國主將是田盼,戰爭持續一年多,而非《史記》中所說的迅速決勝。
綜上所述,馬陵之戰遠非司馬遷筆下的傳奇一役,而是一場艱苦的持久消耗戰,雙方鏖戰一年多才分出勝負。齊軍圍困魏軍,最終由田盼擊敗魏國太子申,獲得勝利。
至于龐涓,桂陵之戰后,孫臏極有可能已將其除掉,畢竟二人臏骨黥面,恩怨深重,不報此仇不合情理。無論孫臏當時是否殺龐涓,現有跡象表明兩人都未直接參與馬陵之戰。
由于司馬遷推崇孫臏,加之史料不全,他接受了一些流傳的傳聞,最終編織出孫臏智謀斬殺龐涓的傳奇故事。但傳聞終究是傳聞,非真實的戰爭過程,因此《史記》中關于馬陵之戰的記載才顯得諸多不合常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