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上市公司*ST金泰(300225)成為資本市場焦點。公司控制權爭奪大戲剛剛落幕,創始人一方在股東大會選舉中獲勝,本以為能開啟新的篇章,然而接踵而至的監管問詢與投資者索賠訴訟,讓這家公司再次陷入輿論漩渦。
監管問詢:資金占用風險凸顯
7月8日晚,*ST金泰發布公告稱收到監管問詢。上海證監局基于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2024年度財務報告及內部控制分別出具的無法表示意見及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要求公司自查與多家貿易商間大額資金往來是否涉及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原來,多家相關貿易商疑似成為關聯方資金占用通道,公司資金存在被關聯方占用的風險。
早在7月2日,公司披露的2024年年報就已“狀況百出”。審計機構對財務報告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這直接導致公司被“披星戴帽”。如此情況,無疑給投資者敲響了警鐘,也讓市場對*ST金泰的財務狀況產生了深深的擔憂。公司的資金管理究竟存在怎樣的漏洞?這些資金往來背后是否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這一系列問題都有待公司進一步調查和披露。
虛構貿易:虛假記載引發索賠
*ST金泰此次被監管處罰,還與虛構黃金貿易有關。故事要追溯到2020年5月,當時公司成立了全資子公司,參與了某公司主導的虛構“黃金貿易業務”。公司未披露參與該業務的真實情況,將相關黃金制品計入存貨,這一做法不符合《企業會計準則》關于存貨的定義和確認條件,虛增2021年末存貨25,798.96萬元。由此,2021年年度報告和2022年第一季度報告均存在虛假記載。
這種虛假記載的行為嚴重誤導了投資者,損害了他們的利益。目前,公司面臨投資者的索賠訴訟,相關案件已在法院審理中。退市風險高懸的*ST金泰,即便管理層更換,能否走出困境仍是未知數。對于投資者來說,他們的損失又該如何挽回呢?
索賠通道:投資者可挽回損失
值得注意的是,該案訴訟時效還未到期,符合特定區間的投資者可參與索賠,挽回損失。具體來說,于2022年4月30日—2023年2月3日期間買入,并在2023年2月4日之后賣出或仍持有而虧損的投資者;以及于2021年6月15日—2022年9月29日期間買入,并在2022年9月30日之后賣出或仍持有而虧損的投資者(此區間訴訟時效將在2025年10月1日到期),都可以參與索賠。
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可關注投資快報公眾號,通過右側股民索賠菜單欄加入索賠行動。在當前復雜多變的財經市場中,投資者需要時刻保持警惕,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ST金泰的這場風波,也給其他上市公司敲響了警鐘,誠信經營、規范財務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我們將持續關注*ST金泰后續的發展動態以及投資者索賠案件的進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