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印度政府宣布,針對美國政府加征汽車及零部件關稅一事,印度將對來自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征報復性關稅。印度已向世界貿易組織通報相關決定。印度在向世貿組織提交的文件中指出,鑒于美國對印度商品征收的關稅額高達7.25億美元,印度也要“對美國商品征收同等金額的關稅”。文件并未明確列出關稅稅率及具體征稅商品類別。另一方面,文件也指出,若美方重新審視關稅政策并作出讓步,印度也可能撤回或調整其反制措施。
莫迪(資料圖)
印度商業和工業部長的表態更顯強硬:"印度的談判是基于實力,而非在最后期限前倉促妥協。"這番言論讓本已緊張的談判氛圍雪上加霜。就在三個月前,美國突然宣布對印度產汽車及零部件加征25%的關稅,直接影響印度28.9億美元的出口貿易。印度認為,這是華盛頓為保護本土產業采取的"保障措施",嚴重損害了印度出口商的利益。根據印度財政部測算,美國新關稅將使印度每年多支付7.25億美元,因此印度計劃對"原產于美國的等值商品"征收報復性關稅。
實際上,在一開始的時候,美印雙方的談判也是取得了不錯的進展。之所以印度的態度發生了如此大轉變,完全是因為美國太過得寸進尺。原來,美方見到印度對美方做出退讓后,認為可以輕松拿捏印度,于是美國就趁此時機從印度身上搜刮利益,美國先是對印度汽車零部件加征25%關稅,緊接著,美國又要求印度打開自己的農產品市場,并從美國進口轉基因玉米以及大豆。然而,讓美國沒想到的是,自己要求印度開放農產品市場的操作觸及了印度的紅線。
印度財政部長為與美國的談判劃出兩條“紅線”。在不久前公布的印度《金融快報》采訪中,印度財政部長尼爾馬拉·西塔拉曼表示,農業和乳制品是印度在談判中的兩條“重要紅線”,必須高度謹慎處理。
特朗普(資料圖)
農業和乳制品作為印度的支柱產業,甚至可以說印度經濟都要依靠于這兩大產業發展。一旦失去了農業和乳制品,且不說對于印度的經濟打擊有多嚴重了,到時候恐怕餓肚子的人又不知道要多出來多少了。印度作為農業大國,莫迪自然不可能在這兩方面松口的。農業和乳制品作為印度支柱產業的同時,更是擔負著養活印度人民的重任。但如果美國乳制品公司進入印度,印度的小型企業如何比得過美國的乳制品大公司,到時候印度的乳制品行業將會面臨滅頂之災。
此前,美國方面曾自信認為印度是最有可能率先與美方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但印度目前的強硬態度與美方預期形成明顯反差。美國先前與其他國家在關稅問題上發生對抗時,就因為過高估計了自身的優勢,最終付出了較大代價,不得不暫時停止對相關國家的施壓,轉而接受平等的貿易談判。這一事件對美國的國際形象以及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造成了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美方的妥協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其政策立場強硬但實際缺乏足夠支撐的現實。
莫迪(資料圖)
面對美國的壓力,單純的妥協和讓步可能換不來平等。堅決的反制,反而成了一種新的博弈方式。之前中國在面對美國貿易戰時的做法,通過堅決反制,最終讓美國在一些問題上做出了讓步,這個先例給了印度不小的啟發和信心。現在的情況是,過去那種以美國為中心的傳統貿易體系正在受到挑戰,像印度這樣的新興經濟體,都希望在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和自主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