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再度采取措施限制伊朗石油貿易,加力對該國施壓,盡管此前特朗普在轟炸伊朗核設施后暗示制裁可能緩和。美國財政部和國務院周四分別宣布對幫助伊朗出口原油的公司和“影子艦隊”實施制裁。美國財政部的制裁針對的是被控購買和運輸價值數十億美元伊朗石油的企業網絡。名單中包括幾家涉嫌將伊朗石油虛假申報為伊拉克石油并賣給西方買家的公司,以及這些公司的所有者,一位名叫Salim Ahmed Said的伊拉克裔英國人。
哈梅內伊(資料圖)
美國這波制裁,是沖著打擊伊朗的財政收入去的。還是特朗普慣用的,極限施壓的手段。這有可能是內塔尼亞胡即將訪美,特朗普給他準備的一點“小禮物”,也可能是美國壓根就沒準備放過伊朗,要讓伊朗的經濟變得更脆弱,靠這種持續不斷的打擊,最終推翻哈梅內伊政權。同一時間伊朗溫和派的副外長馬吉德-拉萬希還說不知道美國為什么要騙伊朗,給伊朗人民造成如此沉重的災難,即便如此伊朗仍不準備報復美國,依然主張外交,支持對話。
那么美國的這種極限施壓對伊朗會起到大的作用嗎?專家分析稱,從三個方面看對伊朗的作用不大!第一,美國的長期制裁伊朗,已經耗盡了手里的籌碼,制裁雖然對伊朗的國內造成了通貨膨脹,但是伊朗已經通過多元化貿易伙伴維持經濟韌性。第二,和伊朗做生意的國家主要是東大,印度,俄羅斯和歐盟。第三,伊朗有一個重要的牌,一旦把伊朗逼急了,他就會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作為反制手段,可能引發全球能源供應鏈危機。
現在,特朗普直接警告全球:買伊朗石油就是與美國作對。這背后的考量顯而易見:伊朗是美國長期敵對對象,而石油是其最重要的出口支柱,通過封鎖伊朗石油出口,不僅能繼續打壓伊朗,還可以控制全球能源市場走向。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想用這一招試圖迫使中國、印度等主要買家讓步,從而達到施壓談判的目的。更何況,當前的全球格局早已不是美國說了算。
石油(資料圖)
一直以來,美國都視伊朗為心腹大患,尤其是特朗普政府,特朗普從第一任任期開始就對伊朗恨得咬牙切齒,甚至動手暗殺了伊朗的高級官員蘇萊曼尼,并一手撕毀了伊核協議。等到再次入主白宮之后,特朗普早早的就放出話來,聲稱要對伊朗進行前所未有的經濟制裁,放話要將伊朗的石油出口量制裁到零,同時還不許其他國家和伊朗做生意,硬要逼著伊朗向美國低頭。
不久前,阿普林陸港負責人霍賈哈尼接受采訪時表示,隨著第一批來自中國的貨物抵達,德黑蘭附近的阿普林陸港商業鐵路運輸項目全面啟動。霍賈哈尼稱:“阿普林陸港的落成有望打破歐亞陸路走廊的沉寂,使伊朗成為中國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下貫通東西的重要支點。”這名負責人還表示:“根據伊中兩國簽訂的合作協議,只要協調投資到位,伊中鐵路的年運力將提升至數百萬噸,這不僅可以增加本國外匯收入,還可以降低伊朗對傳統能源出口的依賴,推動德黑蘭成為西亞地區的經濟心臟。”
美國(資料圖)
近期,在特朗普政府對伊朗推行極限施壓政策之際,一列滿載中國出口貨物的貨運列車橫跨中亞多國鐵路網絡,順利抵達伊朗首都德黑蘭的火車站,標志著中伊首次實現鐵路貨運陸上直達聯運。這趟班列不僅開辟了“中國西部—中亞五國—伊朗”的全新物流通道,還將開啟雙向載貨返程的常態化運輸模式。相較于傳統海路運輸,新線路可節省約半個月時間,更關鍵的是全程途經國家均非美國盟友,使美國試圖通過軍事力量阻斷貿易的企圖徹底落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