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于《新華日報》2025年7月11日12版
“家里的舊冰箱壞了好幾周,沒想到‘家電醫生’上門就修好了,黨員志愿者真是幫了大忙!”儀征市新城鎮江城社區居民說。這暖心一幕,是新城鎮推行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新城鎮堅持以黨建引領,推動機關企事業單位與村社區黨組織聯建共建,以“組織聯建、資源聯享、服務聯辦”為原則,打破資源共享的圍墻,讓黨員干部走出辦公室,走向百姓身邊,變“被動等待”為“主動上門”,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黨建聯合體,將黨建活力轉化為治理效能,讓群眾在家門口感受治理溫度,收獲幸福體驗。
黨建聯建筑牢服務“主陣地”
“過去社區想搞場義診都缺醫療資源,現在和鎮衛生院黨支部聯建后,專家定期來坐診,居民再也不用跑遠路了。”濱河社區黨支部書記指著黨群服務中心里的“健康服務角”說。
新城鎮打破部門壁壘,推動學校、醫院等事業單位與28個村社區黨組織結成聯建對子,建立“資源清單、需求清單、項目清單”三張清單,實現供需精準對接。
在聯建機制推動下,儀征技師學院與江城社區黨支部共同組建“家電醫生”“車輪管家”黨員志愿服務隊,由學院專業教師黨員帶隊,今年已開展“公益維修”主題黨日活動2次,為居民修理冰箱、洗衣機等家電40余臺,檢修電動車30余輛,服務80余人次。“以前找外面的師傅維修又貴又不放心,現在黨員志愿者上門服務,不僅手藝好還分文不取,這就是黨建聯建帶來的實惠。”居民王師傅由衷感嘆。
支部領辦激活治理“動力源”
“群眾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這套服務鏈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方向了。”新城鎮建立支部領辦項目、黨員帶頭攻堅機制,將群眾訴求轉化為黨建項目。針對暑期家長看護難問題,郁橋村黨總支領辦“愛心暑托班”項目,聯合退休老黨員、律師黨員等組建服務團隊,為50名青少年開設多節特色課程,解決了雙職工家庭的后顧之憂。
鎮衛生院黨支部則以“健康直通車”項目為抓手,組織醫療專家黨員定期深入各村社區開展義診,今年已為8000余名居民進行健康篩查,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開展跟蹤服務,讓“小病不出村、慢病有管理”成為現實。“黨員醫生不僅給我測血糖,還詳細講解注意事項,比親人想得還周到。”官勝村村民的夸贊,是對黨員服務最大的認可。
黨群聯動繪就幸福“新圖景”
新城鎮充分發揮黨群服務中心載體作用,由村社區黨支部牽頭,聯合文化站、學校等共建單位,常態化開展民俗非遺活動。今年已舉辦送戲下鄉、舞獅表演等活動15場,惠及居民2000余人次,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活力。針對小區環境問題,江城社區黨支部聯合儀征中學,組織學生帶頭清理小區綠化帶、整理亂停亂放的共享單車等;老干部黨支部“銀領先鋒”志愿團隊,發揮各自特長,為村社區提供法律咨詢、政策宣傳、送“福”字等服務。“黨員往前站,群眾跟著干,再難的事也能辦成。”
從“單打獨斗”到“聯建共治”,從“被動響應”到“主動服務”,新城鎮以黨建引領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這里,黨員身影活躍在治理一線,共建項目落地在群眾身邊,全齡友好的服務生態逐漸形成。
張慧汶(儀征市新城鎮黨建辦公室副主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