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曾潔33歲,在一家公司當財務(wù),月薪12000。
老公高臨35歲,在一家公司當技術(shù)員,月薪15000。
兩個人只有一個兒子,10歲,正在讀三年級。
按理說,夫妻倆月薪超過25000,只有一個兒子,日子肯定過得滋潤幸福。
可事實卻恰恰相反,高臨每個月的工資,大部分都花在了老家父母和弟弟一家人身上。
至于房貸生活費以及兒子的花銷,基本都是曾潔一個人承擔得多。
02
高臨經(jīng)常把自己的父母和弟弟一家掛在嘴邊,說弟弟把讀書機會讓給了他,他不能忘恩負義,更不能不回報父母的恩情。
于是,高臨習慣性扶貧父母和他弟弟。而小叔子也習慣性啃哥哥啃父母,沒有絲毫愧疚。
從早年的結(jié)婚買房,到如今生兒育女,哪件人生大事都是指望著自己的哥哥掏錢?
高臨稍有拒絕,父母又會輪番打來電話哭窮訴苦,到最后高臨不得不妥協(xié)。
如此一來,自己每月的工資,也大部分都填進了父母和弟弟一家人的口袋里。
03
為此,曾潔沒少跟高臨爭吵。可高臨卻自認為自己沒有做錯,烏鴉尚且知道反哺,更何況自己。
前陣子暑假,一輩子沒怎么出過遠門的父母,突然提出要去外地旅游一個月,希望這筆經(jīng)費由高臨承擔。
高臨不放心父母獨自出遠門,一番商量后,小叔子就提出哥嫂忙,就由他自己帶著一家人陪父母出門旅游。
小叔子一家四口也跟著去旅游,這花銷突然就漲了。
更何況,路上還有許多突發(fā)情況,曾潔滿打滿算也預(yù)估要花3萬塊錢。
曾潔不同意高臨全掏這筆錢,他們可以承擔兩位老人的花銷,但小叔子一家人的花銷就由他們自己承擔。
04
曾潔要求一說出口,公婆紛紛生氣吐槽,說你們既沒時間和精力在我們跟前盡孝,又舍不得掏錢請人幫忙盡孝。
一向孝順的老公,臉上掛不住,認為曾潔太過于計較小氣了。
弟弟一家人也是陪自己的父母出門旅游,是在替他盡孝心,這筆錢不應(yīng)該由弟弟來出,而是自己承擔了。
畢竟弟弟出力陪玩了,那他就理所當然出錢解決父母的后顧之憂。
夫妻倆誰也沒辦法說服誰,最后,高臨不顧曾潔的反對,擅自做主給了他父母3萬塊錢。
為了此事,夫妻倆足足冷戰(zhàn)了一個月。
曾潔覺得很心寒,高臨都不曾對自己和孩子那么大方,卻對他的父母弟弟一家人如此慷慨。
05
而更讓曾潔心寒地是,過了三個月,曾潔父親生病住院了,父母當時手頭沒錢。
弟弟在外地,剛畢業(yè)參加工作,手頭也沒什么積蓄,能養(yǎng)活自己都不錯了。
曾潔月初也剛交了房貸水電費和孩子的興趣班費用,手頭也有些緊張,一時半會也拿不出來,就找高臨墊付一下2萬塊錢的住院費。
曾潔以為這是一件小事,畢竟他們是夫妻倆,高臨背著她補貼婆家多少錢,她都睜只眼閉只眼,自己默默承擔了生活開銷,高臨也應(yīng)該回報下她父母。
結(jié)果高臨卻一口回絕了,說你爸媽有親生兒子,還輪不到我這個女婿盡孝,讓你弟弟掏錢吧,他都工作掙錢了。
06
曾潔以為高臨開玩笑呢,畢竟誰會在如此關(guān)鍵時刻斤斤計較岳父的2萬塊錢住院費。
可高臨就是一口回絕,怎么說都不肯掏錢,還說自己的錢也沒攢下多少,基本都花在了父母身上。
看著高臨一副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的樣子,曾潔內(nèi)心很是無語和無力。
她不曾追究過老公婚后屢次拿夫妻共同財產(chǎn)去補貼婆家人,因為她總認為老公是本性善良,心疼父母。
可直到今天,父親病了一場,她才看明白,老公只是對他的父母孝順,對她的父母卻是完全兩種態(tài)度。
曾潔沒有再多說一句話,直接打電話跟朋友借了2萬塊錢,給父親繳了住院費。
老公自己不肯掏錢,而曾潔借錢去墊付住院費,也遭到了高臨的抨擊和指責,說她結(jié)婚那么多年了,還是一心想著娘家。
曾潔沒有跟他爭吵,只是她也很明白,等父親康復(fù)出院,她第一件事就是和高臨辦離婚。
這樣的男人,她一天也忍受不下去了。她可以容忍高臨愚孝,但卻不能容忍高臨對雙方父母區(qū)別對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