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7月初,美國主導的美日印澳“四邊機制”(QUAD)外長會在華盛頓落幕,一項名為“四方關鍵礦產倡議”的新計劃正式啟動。路透社等外媒毫不諱言其目標直指中國——試圖打破中國在全球關鍵礦產供應鏈中的主導地位。四國聯合聲明甚至點名中國4月的稀土出口管制措施,稱對“過度依賴某一國家”深感擔憂。諷刺的是,主導者美國與其盟友間正因貿易摩擦和防務分歧暗流涌動。
美國的算盤清晰可見:拉攏盟友構建排華供應鏈。中國占據全球關鍵礦產精煉產能的80%以上,這種歷經數十年形成的產業格局豈是朝夕可破?專家直言,美日印澳要另起爐灶,不僅需應對天量投入,更需面對漫長的技術積累期。當精煉工廠真正落成時,世界格局恐已面目全非。這種不計成本的“脫鉤”嘗試,終將讓參與國付出高昂代價。
華盛頓(資料圖)
聯盟內部并非鐵板一塊。華盛頓一邊推動礦產合作,一邊卻向東京施壓要求增加防務開支,特朗普更是屢屢就關稅問題敲打日本。美英澳“奧庫斯”核潛艇協議懸而未決,美國對南亞事務的立場也與印度存在溫差。即便在QUAD內部,四國對烏克蘭、伊朗等熱點問題的態度也大相徑庭。這種貌合神離的“抱團”,暴露出美國戰略的先天不足。
安全領域的合謀同樣令人警惕。日本防衛大臣拋出“單一戰區”概念,試圖將朝鮮半島、東海、臺海及南海捆綁為整體聯動區域,菲律賓防長隨即應和。美國防部前官員更鼓吹建立“太平洋防御條約”,模仿北約的集體防御機制。這些華麗包裝下的構想,本質是打造“亞太版北約”,通過軍事捆綁對華施壓。
華盛頓(資料圖)
面對重重圍堵,中方展現了戰略定力。7月3日,中聯部部長劉建超在世界和平論壇上清晰發聲:“中美必戰”的論調可以休矣!他強調中美人民都渴望友好關系,歷史的教訓告誡世人“不可想象中美兵戎相見”。他更犀利點評美國前任領導人的“甩開中國”論:“踩著別人、壓制別人取得的‘成就’不值一提。”國與國之間應是合作共贏,而非你死我活。
針對甚囂塵上的“中國威脅論”,劉建超一針見血:這不是認知偏差,就是刻意煽動對抗。中國絕不會“輸出動蕩紛爭”,自毀發展機遇。他援引古訓“國雖大,好戰必亡”,重申中國和平發展道路已寫入黨章憲法,成為國家意志。這條路雖無先例可循,但中國必將堅定前行。
特朗普(資料圖)
歷史是最好的清醒劑。今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當戰爭陰影再次籠罩世界時,亞洲的長期穩定繁榮恰印證了對話協商、安危與共的安全模式之可貴。美國及其盟友若執迷于冷戰舊夢,在礦產、軍事等領域強推陣營對抗,終將反噬自身發展,更將破壞亞太得來不易的和平局面。中國的發展不可阻擋,和平崛起的道路不會動搖——這或許正是四國“抱團”喧囂之下,最值得聆聽的東方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