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盛夏來臨,氣溫逐漸攀升,加之多地的學校開始放暑假,“避暑大軍”陸續來到貴陽,貴陽市區蔡家街、太平路、甲秀樓、青云市集等地游人日漸增多。游客們穿梭于街巷間,品嘗貴陽精品咖啡、精釀啤酒、精美餐飲,沉浸式感受貴陽的歷史文化、煙火日常。
民以食為天,在傳統旅游“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里,“吃”排首位,“美食+旅游”就是優質的旅游產品?!?024中國美食旅游發展報告》顯示,93.1%的受訪游客認為體驗美食是他們前往外地旅游的主要因素。淄博燒烤、天水麻辣燙、榮昌鹵鵝的爆火,充分佐證越來越多人為了“尋味”奔赴“詩和遠方”,“舌尖上的旅游”已然成為文旅消費的新方向,“味蕾游”成為旅游發展的新趨勢。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方飲食蘊含一方文化。特色美食是地方文化與風情的集中體現,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其他地區的跟風模仿,是一種相對不可復制、具有較高獨特性的資源。通過這種核心資源的吸引與競爭優勢,能有效抓住游客的胃、留住游客的心。對于喜歡美食的國人而言,吃的是食物,品的卻是故事。在微信、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分享旅游地美食,幾乎已成為每個游客的“標配”,因美食而匯集的“潑天流量”讓城市一夜走紅也屢見不鮮。如何開辟美食營銷助推城市“出圈”的新路徑,值得探索。
把美味作為拓展消費場景、營造消費氛圍的著力點,應在獨特的地方特色、強烈的差異體驗、優質的品牌效應上多下功夫。如,一些老街巷、老建筑搭上時尚的咖啡、茶飲,“古老+年輕”的場景更易吸引年輕人;西安永興坊的“摔碗酒”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挖掘、傳承、創新和再造,還實現了街區的差別化發展。把街區變成景區、把商鋪變成景點、把商戶變成演員、把服務變成表演、把產品變成場景、把消費變成生活,更能讓游客從視、聽、味、觸全方位感受出游的樂趣,精準契合“吃吃、喝喝、玩玩、逛逛”的消費理念。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辟F陽貴安升騰的“煙火氣”正扮靚著廣大市民群眾的幸福生活,也逐漸成為促進旅游消費、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更加努力做好“味蕾游”這篇大文章,一定會吸引更多人來探索和發現這座城市的美好。
來源 | 貴陽網
編輯 | 趙子滟
統籌 | 干江沄
編審 | 劉義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