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前在杭州運河發布中心,零跑C11(參數丨圖片)帶著越級滿配的口號闖入新能源市場時,不少人覺得這是新勢力的虛張聲勢。但四年后,當這款車累計賣出25萬臺,再次回到同一個舞臺時,它用六維進階、加量不加價的全新姿態證明:有些經典,真的能越活越年輕。
2025年7月10日,全新零跑C11正式上市,14.98萬-16.58萬元的售價與四年前初代車型基本持平,卻帶來了超110項升級、價值提升超4萬元。作為同期與特斯拉Model Y打拼的新能源老兵,這次它不僅要守住性價比之王的頭銜,更想重新定義15萬級智能SUV該有的樣子。
當同級還在減配 它偏要加量
在新能源價格戰打了三年的當下,不少車企開始偷偷減配——把真皮座椅換成仿皮,把獨立懸架換成扭力梁,美其名曰優化成本。但零跑C11反其道而行之:純電版續航提升到640km,全系標配800V高壓平臺,要知道以前這可是30萬級車型的配置,并且,零跑C11就連輔助駕駛,都直接上了激光雷達。
更狠的是價格。14.98萬,你能買到純電640km版本,或者增程300km帶激光雷達的車型。要知道,四年前這個價只能買到基礎版,現在相當于買舊款的錢,拿新款的配置。這種加量不加價的底氣來自零跑堅持的全域自研,讓它能把電池、電驅、電控這些核心部件的成本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上市權益也很實在:終身免費電池、電驅、電控和整車質保(限首任車主),光這四項就比很多品牌首任車主終身質保但不含電芯的政策良心多了。再加5000元復購補貼、免費家充服務包,等于從買車到用車的全周期都給用戶省了錢。這種不玩套路的誠意,在當下車市太少見了。
造型不跟風浮夸,卻藏著處處用心的巧思
現在的SUV設計越來越同質化,不是大格柵就是貫穿燈,看多了實在審美疲勞。全新C11的聰明之處在于:它沒推翻初代的經典比例,而是在細節上做減法美學。
0.28Cd的風阻系數在中型SUV里算優等生,俯沖式車頭配合主動閉合格柵,不僅好看,還能降低能耗。最讓我驚喜的是30°溜背角度——很多車為了溜背犧牲后排頭部空間,但C11通過座椅角度優化,讓180cm的乘客坐進去還能有兩拳余量。這種魚和熊掌兼得的設計,比單純堆參數更見功力。
新增的霧凇米配色很妙,不是那種張揚的金屬漆,而是像清晨結了層薄霜的樹枝,陽光下有細膩的珠光,低調卻顯高級。搭配20英寸掠風輪轂,運動感有了,但不浮夸。無框車門和隱藏式門把手是老款就有的亮點,這次保留了下來——要知道,15萬級能給到無框車門的,除了零跑,幾乎找不到第二家。
座艙不是堆屏幕,而是真的懂用戶要什么
看到零跑C11的內飾第一感覺:簡約,但質感很到位。Nappa環保真皮座椅用的是北美五大湖區的牛皮,摸上去比很多自稱真皮的車型細膩不少,而且40多道鞣制工序讓它不容易起皺。尤加利木紋飾板是斜切工藝,不是那種假木紋貼紙,陽光照進來能看到天然的紋理變化。
17.3英寸的中控屏是同級最大,2.8K分辨率看導航、追劇都清晰,但零跑沒把它做成擺設。系統用的是高通驍龍SA8295P芯片,反應速度比老款快了不少,語音指令基本上秒響應。最實用的是60英寸AR-HUD,16000nit亮度在正午陽光下也看得清,導航信息直接投在前擋風上,開車時不用低頭看儀表,安全感提升不止一點點。
座椅功能簡直是行政級待遇:前排通風、加熱、按摩全有,副駕還有電動腿托;后排不僅能加熱,靠背還能在27°-32°之間調節,長途坐車不會僵。21個揚聲器的PSS音響支持杜比全景聲,低頻下潛和人聲分離度,比20多萬BBA車型還好。
值得一提的是雙AI語音模型(DeepSeek+通義千問),以前開車時喊打開空調,系統可能會反問你說的是主駕還是全車,但C11能直接識別語境,甚至支持打開主駕空調23度,同時打開副駕窗戶這種多指令。高速上打電話,120km/h的風噪下對方也能聽得清,降噪效果比很多帶主動降噪的車型還強。
三電800V+長續航,解決新能源車的老大難
續航和補能,永遠是用戶最關心的點。全新C11純電版CLTC續航640km,實際在城市開一周充一次電完全夠,800V高壓平臺是真剛需。30%-80%充電只要18分鐘。增程版更靈活:300km純電續航,日常通勤一周不用加油;加滿油能跑1220km,周末全家出游根本不用規劃充電樁。
增程版的1.5L增程器也優化了,發電效率得到了提升,高速上饋電油耗更低。有個細節:零跑把油箱加到了47L,比很多增程車的45L大一點,別小看這2L,極端情況下可能多跑30km,這就是從用戶實際使用場景出發的優化。
輔助駕駛不吹全自動,但用起來是真的順手
現在很多車企宣傳輔助駕駛,開口就是媲美L4級自動駕駛,但實際用起來要么功能雞肋,要么搶方向盤嚇你一跳。全新C11的思路很務實:激光雷達+高通8650芯片,硬件夠強,但更看重好不好用。
以前開某些車的輔助駕駛,想微調方向變道,方向盤會跟你較勁,很別扭。但C11能感知到駕駛員的意圖,你稍微用點力,它就平順退出,不會硬搶。這種人機共駕的默契,比那些標榜全自動卻用起來累的系統強多了。
對了,它還能學你的駕駛習慣。你喜歡跟車近一點,它就調近;你剎車偏柔,它也會放緩減速。開得越久,越像你的專屬司機,這種越開越順手的體驗,比單純堆功能更有價值。
駕控雙叉臂+FSD,15萬級竟有30萬級的底盤質感
底盤是最能體現車企良心的地方,因為用戶看不到,卻能實實在在感受到。全新C11用了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這種配置在20萬級都算高配,15萬級更是少見。
零跑C11的6.1秒的百公里加速不算極致,但日常開足夠了。更難得的是電驅系統的平順性,低速跟車不會竄,高速超車動力隨叫隨到。自研的800V碳化硅電驅才75kg,比同級輕了不少,能耗自然更低。這種既有力又省油的平衡,比單純追求加速數據更實用。
安全從被動防護到 主動救命的全維度守護
安全從來不是選擇題。全新C11車身高強度鋼占比81.9%,23.37%是熱成型鋼,還用了2000MPa核潛艇級材料——簡單說,就是碰撞時能像鎧甲一樣護住座艙。
電池安全更讓人放心。CTC2.0Plus技術讓電池和底盤融成一體,扭轉剛度提升15.5%,不容易變形。AI BMS系統能實時監測每個電芯,就算真出問題,也能做到48小時不起火。更關鍵的是,它提前滿足了2025年新國標,這種超綱達標的態度,比很多剛好及格的品牌靠譜。
主動安全也有驚喜。LMC運動融合控制技術聽起來復雜,實際效果很直觀:120km/h爆胎,車身不會失控;冰雪路面剎車,不會跑偏。
AM車鏡總結:
四年賣25萬臺,零跑C11能成為現象級產品,靠的從來不是運氣。初代車型用越級滿配打破了新能源SUV的價格壁壘,這次全新C11則用六維進階證明:經典不是躺在功勞簿上,而是永遠比用戶期待多走一步。
14.98萬起的價格,加上超4萬的價值提升,全新C11不僅重新定義了15萬級智能SUV的標準,更給整個車市提了個醒:真正的技術普惠,不是降價減配的內卷,而是用自研實力讓用戶花更少的錢,享受到更好的產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