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美國又開始整活了,目標再度直指中國。
別看特朗普此前對十多個國家發出關稅通牒,但是此舉屬于美國的“迂回戰術”,最終目的還是中國。
比如說對越南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加征20%的關稅,對經過越南轉運第三國的商品加征40%的懲罰性關稅。
美國此次將關稅大棒直指東南亞,就是沖著中國來的。
按照2025年上半年公布的數據來看,美國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出口額為709.1億美元。
中國是越南最大的進口市場,進口額高達847億美元。
轉口貿易規模極為龐大。
美國此次對越南加征40%的轉運關稅,目的就是為了阻撓中國商品通過第三國向美國出口。
此外,美日印澳還啟動“四方安全對話”外長會,宣布啟動“四方關鍵礦產協議”,要通過合作保障關鍵礦產供應鏈多元化。
目的自然就是要削弱對中國稀土的依賴。
只不過,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資源國,已探明的稀土存儲量高達4400萬噸,占據全球總儲量的40%。
【中國稀土儲量,領先全球】
再加上我國還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技術和產業鏈優勢。
全球約九成的稀土均需要中國進行冶煉加工,就連美國進口的90%稀土都來自中國。
對此,咱們聽一聽美日印澳的聲明就行了,不必當真。
同時,美國商務部還計劃收緊對馬來西亞和泰國的AI芯片出口限制,以阻止高性能性芯片通過兩國間接流入中國。
之所以會這么做,就是因為馬來西亞是全球第六大半導體出口國,英特爾、博通等國際半導體巨頭均在馬來西亞建立了工廠。
而且馬來西亞半導體出口量最大的國家,就是中國。
為此,我們自然可以認為,美國經過此前的中美關稅戰一役,已經很清楚,美國不具備和中國正面硬剛的實力。
那么只能選擇迂回策略,間接對付中國。
結果近日,美國又出手了,特朗普政府公布了《全國農業安全行動計劃》,目的就是要對華繼續進行圍剿。
要在美國農業領域對中國進行圍堵。
可以說,此前美國通過芯片和5G圍堵戰略來對付中國,如今這是準備打響“21世紀農田爭奪戰”。
按照相關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目前持有美國約28萬英畝農田。
看似屬于天文數字,實際上只占據美國農田總量的0.0003%,是中國的54倍。
而美國農業部和五角大樓,卻將中國企業此舉吹噓為“國家安全隱患”。
也就是說,美國這是拿“國家安全”為借口繼續對付中國。
而理由更是讓人難以置信。
第一,有19處農田“緊鄰美軍基地”。
按照美國農業部此前公布的數據,中國實體目前持有的美國農田中,有19處設施被美方認為是緊鄰美軍關鍵基地。
比如說在佛羅里達州,中企擁有的柑橘園,距離麥克迪爾空軍基地的距離為12英里,也就是19公里左右。
夏威夷的牧場距離珍珠港為30公里。
第二,硬生生將這些農田與“無人機監控”強行關聯在一起。
美國表示在去年,美軍基地周邊可疑無人機的活動激增了300%。
按照美國的說法,誰距離美軍基地最近,誰就是兇手。
第三,“玉米田可以監控導彈發射車”。
【美國出昏招,限制中國采購農田】
美防長赫格塞斯表示,這不是種地,這是給美軍外圍安裝了一個“攝像頭”。
同時美國農業部還統計出,目前中國實體持有的農田,有37%處于美軍“關鍵防護區”,是其他國家的2.3倍。
對此,我們只能說,難不成我們在美國拿地之前,還要先查看一下美軍的軍事地圖?
美國人也不可能給我們提供軍事地圖。
這理由真的是太蹩腳了,不如直接說看我們不順眼。
按照美國此次公布的消息來看,這是準備對我們“趕盡殺絕”。
首先要實行土地清退令,相當于直接動手搶地。
此前阿肯色州強制中資出售160英畝的農田,如今可能要在全美普及。
北達科他州有一個價值7億美元的玉米加工廠項目,已經說停就停。
理由依舊是“距離軍事基地太近”。
按照這一說法,未來中資在美國投資的農田可能被全部沒收。
這與明搶幾乎沒有區別。
其次,美國農業部還終止和武漢病毒研究所的禽流感合作項目,并聲稱所有獲得美國資助的農業項目,必須證明沒有和“惡意外國人才”合作。
就連美國司法部都拿出100多起生物走私案說事,硬生生要將37%攜帶“農業病原體”的帽子,扣在中國頭上。
【美國人難道不知道,糧食靠種?】
這不是典型的“惡人先告狀”嗎?
第三,美國還計劃把中國踢出糧食圈。
如今美國準備通過將化肥和疫苗等物資列入“戰略物資”之中,還要聯合美軍進行自主技術化。
其實就是復刻“芯片脫鉤”這一老套路。
目的就是要阻止中國獲得美國的種子和技術,這算盤打得,估計連巴西的農民都看不下去了,美國這是想壟斷全球糧食的開關。
第四,讓農民充當“間諜”。
特朗普政府推出所謂農業安全計劃,還搞了一個線上舉報平臺,鼓勵美國農民盯緊外資農田,一旦發現可疑行為就要上報。
目前已經收到2000多條舉報,但是真假難辨。
這頓操作引發網友吐槽,下次是不是要給拖拉機裝監控?
說白了,特朗普此舉就是要鞏固自己的基本盤,目的是可以得到農業州的支持。
畢竟,明年就是美國的中期選舉,再加上此前的關稅戰中,特朗普讓美國農民損失慘重,但是美國444個農業縣中,還有78%支持他。
這波操作就是在討好保守派選民。
當然,特朗普此舉就是為了和中國進行稀土交換,要用農田禁令當籌碼。
逼著中國換取稀土等領域的讓步。
從2024年開始,美國就已經限制中國研究院參與農業項目,這次禁令就是特朗普要把科技戰轉變為“農田戰”。
只不過美國高估了自己的智商,我們早已想好應對的辦法。
比如說,我們此前有新修訂的《反外國制裁法》,專門增加了農業條款,誰敢亂收中國農田。
我們可是有法律作為依據的。
【中國采購美國農田,也能威脅安全?】
再加上還有“外資農田黑名單”,制裁完中國之后,如果第三方想要在中國偷摸買農田,估計門兒都沒有。
再加上我國在海南的“南繁硅谷”可不是白建的,已經培育出12個抗蟲害轉基因品種。
其中“隆科16號”玉米單產已經突破每畝1500公斤,這可是比美國的主力品種還要厲害。
也就是說,我們并不一定必須依賴美國的技術。
再加上我國與金磚國家還進行“農業互助”,中巴聯合實驗室已經搞定熱帶作物種植,中俄還在遠東合作區三年增產了230%。
巴西有68%的大豆均運往中國。
如果在這個時候,美國想斷供,對我們的影響幾乎微乎其微。
對此,美國農業部長還大言不慚,拽了一句“上兵伐謀”,估計她壓根就不懂,什么叫作不搶地斷糧,而是讓大家都有飯吃。
只不過如今的美國思想很齷齪,要將糧食當成新的“戰略武器”,想依靠控制種子、土地來卡全球的脖子。
可是中美在農業領域有著多年合作。
對此,我國已經明確表示,全球農業已經“三分天下”。
分別是美國的西方圈、中國一帶一路圈,以及新興國家自保圈。
美國還幻想充當大哥,估計是沒有搞清楚眼下的局勢。
糧食從來不是靠搶來的,而是要靠種地。
這也意味著美國對華圍剿,雖然要升級,但是不會影響到中國,最終很有可能是搬石砸腳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