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報道,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6月29日表示,美國參議院將于7月開始審議對俄新制裁法案。格雷厄姆在接受美國廣播公司新聞部采訪時,就批準對俄新制裁法案的計劃發表評論:“7月假期后的第二天(即從7月7日起)我們打算審議通過該法案。”
此前他提交了一項制裁法案,建議美國對那些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天然氣、石油產品及鈾的國家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征收高達500%的關稅。
普京和俄氣公司高層(資料圖)
據俄羅斯能源企業高層披露,受歐洲市場流失及新合同未簽影響,俄氣已積壓超600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過剩問題嚴峻。此前俄羅斯每日經管道向歐洲輸氣5億立方米,如今對歐出口完全中斷,且因烏克蘭過境運輸終止,今年出口量或進一步下降。2022年俄氣產量4161.9億立方米,僅售出3552.3億立方米,剩余600億立方米相當于阿聯酋全年產量,積壓問題不容小覷。
之前俄羅斯每天都會通過管道向歐洲輸送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但如今這一出口已經完全中斷。在烏克蘭過境運輸終止后,俄羅斯今年的出口量可能還會進一步下降。所以如何解決天然氣剩余問題,就成了俄方的當務之急。現階段,俄方內部對具體的解決辦法也是意見不一。一部分人提出內部進行消化,利用天然氣為人工智能和區塊鏈行業發電,但是能源部認為這樣的項目無利可圖,使用天然氣對于數據中心來說成本太高。另一部分人則表示,可以用來支持煤炭行業,在煤礦附近建造一個天然氣發電廠。
俄方內部提出利用天然氣為AI和區塊鏈行業發電,以及在煤礦附近建天然氣發電廠等方案,但前者被能源部認為成本高、無利可圖,后者消化能力有限。對外出口方面,計劃每年向伊朗出售550億立方米天然氣,然而伊朗自身儲量豐富且無出口需求,低價補貼下該計劃經濟效益差,難以實施。
西伯利亞力量2號年輸氣量500億立方米,規模達俄去年對歐出口量1.5倍,若落地可吸收俄方過剩產能九成以上,按亞洲市場價格結算,年創400-500億美元收入,為去年俄氣凈利潤三到四倍,能有效緩解財政缺口。以伊沖突爆發,伊朗威脅封鎖霍爾木茲海峽,國際局勢緊張下,俄方稱中國簽署天然氣協議意愿增強,這為雙方合作提供了潛在契機。
俄氣管道(資料圖)
俄羅斯失去歐洲市場后急需中國市場“救場”,但中國基于市場規律和自身利益,希望獲取更大價格優惠。且俄方此前對印度天然氣出口價格低于對華報價,在當前“買方市場”下,中方認為理應獲得更優條件,而俄方對此并不認可,雙方價格分歧明顯。
管道經蒙古國建設雖能縮短距離、降低成本,但蒙古國推行“第三鄰國”策略,與美西方在稀土合作、軍事演習等領域互動頻繁,美西方可能借此地緣位置對管道運輸安全和供應穩定性施壓。加之蒙古國新政府對華俄外交政策不明朗,為避免未來能源供應中斷等風險,中國難以貿然推進合作。
俄方應正視當前市場形勢,參考對印出口價格,結合中國市場需求和承受能力,制定合理優惠的價格方案,以吸引中方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天然氣管道(資料圖)
一方面,與蒙古國溝通協調,推動其明確對華俄合作態度,減少外部勢力干預可能;另一方面,考慮過境路線,如與哈薩克斯坦等國合作,降低對蒙古國的依賴,提升管道運輸安全性和穩定性。俄羅斯天然氣滯銷問題亟待解決,與中國合作是重要路徑,但價格和安全兩大問題若無法妥善處理,中方也難以提供幫助。唯有俄方積極解決自身問題,展現合作誠意,雙方才能在能源領域實現更深層次合作,共同應對挑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