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蘇超賽事的火熱推進,觀眾席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洋面孔”,金發碧眼的歐洲球迷以略顯生澀的中文高呼“南京加油”、來自非洲的球迷在看臺載歌載舞……這些“歪果仁”的熱情,已非零星點綴,而是蘇超畫卷中日益鮮亮的一抹色彩。江蘇各地的綠茵場,正以足球之名,成為世界擁抱江蘇、感知中國的獨特窗口。
“我愛南京!這里的人!這里的名勝古跡!”7月5日晚,南京對戰蘇州,來自法國的安德昂Adrien Oger PEULVAST在接受現代快報記者采訪時說。此外,不少外國朋友還組隊追隨自己的“主隊”去客場加油。6日下午,常州109名外企友人組成“國際加油團”前往淮安,巴西球迷凱爾說:“我是巴西人,巴西是‘足球國家’,我覺得這里的足球氛圍跟我們國家很像,這里一切都讓人驚嘆。”
質樸的話語和行動背后,是江蘇開放包容的日常溫度。看臺上,素不相識的本地大叔熱心為初來乍到的外國球迷指點迷津;散場后,熱情的方言邀請“阿要一塊去吃個夜宵?”……這些細微暖流,匯成外國球迷眼中可親可感的“江蘇品格”。正如古運河滋養兩岸,足球在此也成了連接人心的文化之河。
這場跨越國界的足球狂歡,其意義早已躍出賽場。那些曾帶著好奇打量蘇超的外國友人,最終都在這片賽場看到了足球最本真的模樣,它將不同地區、文化的人們召喚到同一片綠茵場,為純粹的激情與熱愛同頻共振。蘇超的活力,正是今日江蘇開放襟懷的縮影——以體育為媒,讓世界看見一個既有深厚文脈又充滿現代活力的江蘇;一個在高速發展進程中,始終以溫情善意擁抱八方來客的中國。這一刻的江蘇,既延續著千年文脈的厚重,更閃耀著開放包容的現代光芒。
綠茵場化為文化展臺,每一次傳球、每一聲歡呼,都在向世界講述當代中國溫暖而充滿活力的故事。當全球目光隨足球聚焦于這片熱土,蘇超賽場便成了江蘇遞給世界的一張閃亮名片。綠茵場上的每一次歡呼與擁抱,都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遞中國式溫情的最好素材。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尹翼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