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歐洲議會否決了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的不信任投票,總計有360名議員投了反對票、175人投了贊成票,另有18人棄權,這項不信任投票動議于7月3日由以歐洲議會羅馬尼亞議員格奧爾基·皮佩雷亞為首的極右翼派系77名議員提出,包括“歐洲愛國者”、“主權國家歐洲”以及“歐洲保守派和改革派”。
值得注意的是,出席會議(沒有投票權,只是旁觀)的還有德國極右翼政黨“德國選擇黨”成員彼得·比斯特倫,他曾卷入多起丑聞,涉及使用納粹標志以及接受克里姆林宮的資助。
這次投票表明歐洲議會整體上還是支持馮德萊恩,大部分歐洲國家也支持馮德萊恩的對烏克蘭政策,僅有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等少數國家反對:歐洲多樣化,并非整體一致,出現這種情況不可避免。
近年來,以民族主義為代表的極右翼在全球范圍內重新泛濫,歐洲也不例外,甚至包括一些被認為支持烏克蘭的國家。
此前,因為被排除在關鍵的軍援烏克蘭決策之外,剛剛訪問基輔、即將卸任的波蘭總統杜達威脅要關閉熱舒夫機場,該機場是軍援烏克蘭的重要通道,杜達還承認故意阻止了維爾紐斯北約峰會的最終聲明。
波蘭在軍援烏克蘭初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向烏克蘭提供了數百輛坦克,數量僅次于俄羅斯,但因為歷史問題等緣故,再加上俄羅斯情報部門的工作,波蘭國內存在著很強的民族主義情緒,導致波蘭現在在軍援烏克蘭工作中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不過,熱舒夫機場依然占據重要地位。
波蘭在俄烏戰爭中總體上是站在烏克蘭和西方這邊,只不過很復雜,既有華沙和基輔之間的外交爭端、波蘭農民封鎖邊境阻止軍援進入烏克蘭,也有波蘭政府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總體上來說,跟其他國家一樣,受教育程度較低的波蘭人更容易被民族主義等鼓動,而受教育程度更高、道德更高尚的波蘭人,則主張暫時擱置爭議,全力支持烏克蘭打贏這場戰爭,畢竟,對波蘭來說,烏克蘭已經與波蘭走在了相同的道路上,而俄羅斯則不管是歷史、現實、地緣、政治,都是波蘭的最大威脅,沒有之一。
自2022年全面戰爭爆發后,跟波蘭總統安杰伊·杜達一個姓氏的波蘭戰地救護志愿者達米安·杜達就活躍在前線,足跡遍布巴赫穆特、阿夫迪夫卡和利曼等最危險的戰場,拯救了無數受傷的烏軍士兵,其中一次在阿夫迪夫卡附近的戰斗中,達米安用身體保護了一名重傷的烏軍士兵,被俄軍炮彈爆炸后的彈片擊中,但兩人最終奇跡般的活了下來,這一事件在烏軍中廣為流傳,烏軍士兵親切地稱達米安為“兄弟”,“我們中最勇敢的外國人”。
達米安原本在波蘭擔任急救培訓員,但在戰爭爆發后,選擇來到烏克蘭,“他們在血泊中呻吟、哭喊,我無法袖手旁觀”。在接受BBC采訪的時候,達米安說:“我不是烏克蘭人,但我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使命。”
除了擔任戰地救護志愿者,達米安還積極投身前線醫療物資籌集工作,他利用自己的媒體影響力,多次出現在波蘭國家電視臺與社交平臺上,呼吁國際社會援助烏克蘭,他發布的戰地視頻已被數百萬人觀看,成為向世界展示戰爭真相的重要窗口。
2023年12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公開講話中點名表揚達米安·杜達,“他不是因為義務而來,而是因為良知。他的勇氣提醒我們:自由不僅靠子彈捍衛,更靠人心守護。”隨后,烏克蘭國防部授予達米安·杜達“烏克蘭服役勛章”,達米安·杜達是少數獲得該勛章的外國人之一。
盡管多次受傷,但達米安依然活躍在烏克蘭戰場一線和后方醫療基地之間,他不僅激勵了無數烏克蘭人,在波蘭也被視為跨國正義行動的典范,他用實際行動證明:“真正的英雄,不在于國籍,而在于信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