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成都職業技術學院“鏡頭致敬?花橋智導實踐行”團隊攜手成都礪劍出征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積極響應2025年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要求,于7月10日走進新津區花橋街道金橋社區,開展“永不褪色的勛章”抗戰老兵專訪活動,以鏡頭語言記錄歷史,以青春力量傳承紅色基因。
當天,團隊成員來到94歲抗戰老兵李老家中。這位曾參加抗美援朝戰爭與1958年抗洪搶險的炮兵排長,胸前佩戴的勛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當年在朝鮮戰場上,我們高炮部隊負責保衛鐵路橋梁,30秒內必須完成戰斗準備。”李老回憶起1952年的江橋保衛戰,渾濁的眼眸突然泛起光芒。“敵機俯沖時,炮彈就在頭頂炸開,我們全排20分鐘擊落兩架敵機,那股子拼勁現在都忘不了!”作為炮兵指揮員,他帶領戰士們在三年間作戰上百次,用鋼鐵意志筑牢防空屏障。
1958年黑龍江特大洪水中,已過花甲之年的李老主動請纓,連續七天七夜奮戰在九江大堤,用血肉之軀筑起“生命防線”。
實踐團隊運用專業設備,全方位記錄李老的口述史。學生們細致詢問戰斗細節;高清攝像機捕捉老人撫摸勛章時顫抖的雙手——這些影像將成為“抗戰文物數字化保護”的重要素材。“爺爺,您后悔過嗎?”面對學生的提問,李老斬釘截鐵地回答:“比起犧牲的戰友,我能活著看到國家強盛,就是最大的幸運!”
采訪尾聲,李老將珍藏的抗美援朝紀念章輕輕放在鏡頭前:“這勛章不是我的,是所有為國捐軀的英雄的。”團隊指導老師表示,此次實踐既是對抗戰精神的搶救性記錄,更是一堂生動的“行走的思政課”。
實踐團隊成員承諾將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在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等領域貢獻青春力量。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抗戰勝利80周年的歷史節點,成職學子正以實際行動詮釋:英雄精神永不褪色,青春力量永遠向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