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考公考編都是熱門選項,似乎畢業之后,沒能跟著考一考,就是不上進,不努力的表現,但每年上岸的人數卻十分有限。
有些地區為了能夠篩選考生,會在學歷和專業,榮獲榮譽,是否是黨員上卡一下,以保證沒有太多考生報名。
但有些地區的考試卻不是這樣,甚至有網友說:為了點錢,連臉都不要了!這話從何說起,又是怎么回事呢?
“為了點錢,臉都不要了,”只招聘1人,卻設立了167個考場
考公考編上岸難,于是迂回上岸的路線就火了。參軍,三支一扶,定向培養等等,只要未來和編制能沾邊,這些就都值得試一試。
這不,山東三支一扶招聘公告上顯示招1人,結果報名了4955人。守在電腦前準備報名的女生都快哭了,這是什么殘酷的競爭啊。
這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是五百人捆著手腳擠一根鋼絲,掉下去的人連個響兒都聽不見。 她想起三年前放棄實習機會全職備考的決絕,如今簡歷空白得像張A4紙。
再看看當年同宿舍去縣供電局的姐妹,工資早漲到了八千塊。更諷刺的是,就在她哭的當口,網上正瘋傳著“山東某崗位為招1人設167個考場”的消息。
西藏阿里地區的崗位一放出來,明知道環境艱苦沒人愿去,只招1人——結果2.5萬人報名!真沖著扎根邊疆去的怕是不到十個,剩下全是被“三不限”。
那大家知道,為什么會有這種情況出現,又為什么被罵成那樣嗎?
那些說萬人崗的目的,是收取考試的報名費,光是這筆錢,就足夠單位活一陣子,這些人為了錢,臉都不要了。
其實不是,這點錢人家可看不上。萬人崗的深層邏輯,是把考場變成就業緩沖帶。每增設1個三不限崗位,預估可延緩600名青年計入失業統計。
去年山東設置37個“千人崗”,成功讓22萬考生在“備考”名義下暫緩就業,這數字接近全省應屆生總量的三分之一!
父母們看著孩子伏案刷題就心安:“總比打游戲強”,卻不知子女正淪為統計數字里的“靈活備考人群”。
所以當看到“招1人報名近五千”的崗位時,聰明人應該扭頭就走。與其當炮灰,不如搶占三類真香洼地。
考公考編外的其他選擇:
冷門央企地方崗:中儲糧縣分公司招倉儲管理員,報錄比常年在10:1徘徊,六險二金齊全但大學生嫌“土”。
垂直領域事業編:殯儀館儀容整理師月薪過萬無人問津,漁業船舶檢驗員專科就能報,門檻不高待遇好。
新基建國企操作崗:5G基站維護員培訓三個月上崗,野外補貼比工資還高。雖然工作辛苦,但勝在穩定。
如果還是放不下“編制”執念,就去盯住真正有價值的崗位:浙江某鎮招聘“鄉村運營師”,要求帶貨直播經驗,年薪20萬起。
成都招“熊貓國際傳播專員”,考英語不考申論。時代早變了,鐵飯碗不是考出來的,是拿硬本事焊出來的!
筆者寄語:
那個在167個考場中唯一勝出的幸運兒,大概正被媒體捧成“逆襲典范”??蓻]人問他:在荒涼的服務窗口日復一日蓋章時,會不會想起那4954個落榜生里,或許有人本可成為汽修大師、民宿老板、跨境電商操盤手?
考公熱的泡沫終會破滅,到那時幡然醒悟的年輕人,怕是要用半生來償還這場集體幻覺的利息。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