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名中國IT工程師的意大利之旅,為何演變成美國全球法律戰的又一獵物?
就在2025年7月3日,33歲的上海半導體工程師徐澤偉剛踏上米蘭馬爾彭薩機場的地面,就被意大利警方按倒在地,他的護照、手機被扣押,人被迅速押送至瓦雷澤省的布斯托·阿爾西齊奧監獄。
逮捕他的不是意大利法律,而是一紙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南區法院的國際通緝令,其罪名是“網絡攻擊、竊取新冠疫苗數據”,而他的妻子在震驚中向媒體哭訴:“我們只是來旅游的!并沒有其他什么目的。”
這一幕似曾相識,從華為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到近年來多名中國學者在美國機場被無故扣留,再到今天的徐澤偉,美國的“長臂管轄”似乎正在編織一張越來越密的網,而這張網的獵物,往往是中國的科技從業者。
美國“法律戰”的精準打擊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指控徐澤偉隸屬于一個名為“Hafnium”(或稱“Silk Typhoon”)的中國黑客組織,稱其在2020年入侵了德克薩斯大學的科研系統,竊取新冠疫苗研究數據。
但令人玩味的是,這一指控早在2023年11月就已立案,卻偏偏在徐澤偉踏上意大利領土時才突然激活,而更耐人尋味的是,美國司法部提供的“證據”極為模糊。
徐澤偉的辯護律師恩里科·賈爾達(Enrico Giarda)直言:“指控缺乏具體細節,更像是一種政治標簽而非法律事實。”如果證據確鑿,為何不在中國境內通過國際刑警組織發出紅色通緝令?為何要等到他入境一個與美國有引渡條約的國家才動手?
意大利警方在逮捕徐澤偉時,給出的理由是“存在潛逃風險”,盡管他剛下飛機,持有合法簽證,且行程僅為8天旅游,由此可見這種邏輯的荒謬程度,堪比因“可能未來犯罪”而提前逮捕某人。
事實上意大利近年已成為美國引渡行動的“熱心執行者”,早在2024年一名俄羅斯商人也在米蘭機場被以類似方式逮捕,最終被引渡至美國。
不難看出歐盟國家在司法主權上的讓步,使得美國可以輕易將第三國公民“跨國執法”,而這種選擇性執法,往往針對中俄等國的科技人才。
回過頭來再看徐澤偉,他其實也并非普通游客,而是上海積塔半導體(GTA Semiconductor)的IT經理,該公司專注于汽車芯片和功率半導體。
在中美科技戰白熱化的2025年,半導體供應鏈已成為大國博弈的核心戰場,美國近年來多次以“國家安全”為由,制裁中國芯片企業,而徐澤偉的被捕,是否只是這場戰爭的又一插曲?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司法部近年起訴的所謂“中國間諜案”,最終多數因證據不足撤訴或敗訴,例如2021年針對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的指控,最終因缺乏實質證據被撤銷,但即便如此這些案件仍能有效恐嚇中國科研人員,使其不敢輕易出國。
網絡戰的“影子戰場”
美國指控徐澤偉參與“大規模網絡入侵”,但全球網絡安全研究機構Recorded Future的數據顯示,美國才是全球最大的網絡攻擊源。
早在2024年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被曝,利用后門漏洞入侵中國西北工業大學的服務器,竊取航空航天技術數據。
而更為諷刺的是,微軟Exchange Server漏洞(徐澤偉被指控利用的攻擊手段之一)最早由美國網絡安全公司發現,但FBI并未及時通知受影響機構,反而在漏洞公開前大規模入侵歐洲多國政府服務器,以“取證”為名行間諜之實。
而且美國聲稱徐澤偉的目標是“新冠疫苗數據”,但2020年時中國科興、國藥疫苗的研發進度領先全球,美國輝瑞和莫德納反而因產能問題依賴中國原料藥,中國是否有必要竊取落后于自身的技術?這一指控的邏輯漏洞,暴露出美方敘事的不合理性。
更可能的解釋是,美國試圖通過法律手段,阻止中國獲取生物科技領域的任何進展,2024年美國商務部已將合成生物學列入對華技術禁運清單,而徐澤偉的案件,或許只是這一戰略的法律配套。
一個家庭的破碎與“人權”的雙標
徐澤偉的妻子是一名上海數學教師,她在聽證會上哽咽道:“我們合法獲得簽證,沒有任何犯罪記錄,為什么會被當成逃犯?”
更令人揪心的是,徐澤偉患有心理健康問題,若被引渡至美國,可能面臨嚴酷的審前羈押環境,這與美國一貫標榜的“人權”形成尖銳諷刺。
徐澤偉夫婦的意大利簽證順利獲批,但美國駐羅馬大使館卻提前向意大利警方通報了他的行程,這是否意味著,美國早已監控他的行蹤,并利用歐洲申根簽證系統的開放性實施“釣魚執法”?
在徐澤偉被捕后,部分歐美媒體直接以“中國間諜”為題報道,卻忽略其辯護律師的質疑,這種報道模式與孟晚舟案如出一轍,那就是先定罪,再找證據。
結語:當“法律”成為武器,誰還能安全旅行?
徐澤偉案絕非孤例,而是美國全球法律戰的標準化操作,那就是模糊指控、時機選擇和媒體造勢,顯然這種策略的真正目的,并非維護法律正義,而是威懾中國科技從業者,那就是“出國即風險”。
如果連普通工程師的旅游行程都能成為跨國逮捕的理由,那么全球化時代的商務與學術交流,將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
徐澤偉的聽證會仍在繼續,但他的命運早已超越個人,成為中美科技冷戰的又一道傷痕,當法律變成武器,當旅行變成冒險,我們是否正在見證一個“人人自危”的新時代?對此您有什么觀點和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中留言和討論。
參考資料:
上海IT工程師落地米蘭被逮捕 涉工業間諜指控
2025-07-10 13:53:56 騰訊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