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的一天,“心虛”的陳老總急匆匆地趕到西花廳。他在門外做了好一會兒心理建設才推門進去。
果不其然,剛一打開門,便見到了一臉怒意的周總理。不一會兒,里面便傳來了一陣嚴厲的訓斥聲。
守在門外的工作人員們聽得膽戰心驚,這還是他們第一次見到周總理發這么大火。
等陳老總離開后,秘書看著余怒未消的周總理,勸說道:您剛才批評老總是不是太狠了?
周總理卻生氣道:他們都是各路“諸侯”,在這里我不嚴厲批評他們,誰還敢批評他們?
那么陳老總究竟做了什么事,周總理竟會如此生氣?
突如其來的任命
1954年的一天,正在忙于上海事務的陳老總,意外地收到了中央的緊急命令,讓他趕緊來北京一趟。
陳老總納悶不已,自從建國之后,中央還沒有如此緊急地召見過自己,究竟是什么要緊事呢?
帶著種種猜測,他趕緊坐飛機回到了北京。
結果,等他見到接待自己的人才被告知:今后外交部這“一攤子”,恐怕要你多操勞了……
陳老總愣了一瞬,他如今在上海還有很多工作沒做完,中央什么時候又準備讓他干外交了?
后來經過工作人員提醒他才得知,原來這個任命竟然是毛主席親自點名的。
其實自從建國之后,外交工作一直是由周總理負責的。
但因為他身兼數職,政務太過繁忙,再加上他這個人凡事都事必躬親,每天都勞心費力,精力自然也有不夠用的時候。
因此,等國內外形勢都逐漸趨于穩定后,毛主席為了照顧他的身體,便決定找個適合外交工作的人來接替他的職務。
至于最后為什么會選中陳毅,除了毛主席信任他的能力外,也因為他在戰爭年代便有了與外國人打交道的經驗。
1921年,陳老總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與蔡和森、趙世炎等人一起組織進步學生,要求進入里昂大學學習,后來卻遭到了當地軍警的抓捕。
在獄中,陳老總依舊堅韌不屈地對對方進行激烈的辯論和斗爭。
雖然他最后還是被遣送回國了,但他面對不公平對待時,與外國人據理力爭的形象,卻樹立在了每一個愛國青年的心中。
后來在抗日即將結束時,他還奉毛主席之命接待了美軍觀察組。
彼時內戰的風云已經開始籠罩全國,美軍聯合老蔣向我軍提出了一系列過分條件,企圖以此向我軍施壓,讓我軍妥協。
在與之商談時,陳老總便提出了不同意對方的要求,采取“不妥協,也不制造沖突”的方法隨機應變,而這一建議也被毛主席采納。
后來老蔣機關算盡,我軍始終不為所動,他既沒能讓我軍吃下“啞巴虧”,也沒能將挑起內戰的臟水潑到我軍身上,最終惱羞成怒,發起內戰。
也因此,他在人民的討伐聲中兵敗如山倒,最終以慘敗收場。
也正是因為這幾件事,讓主席看到了陳老總在外交方面的天賦,因此才會放心將重任交給他。
但陳老總收到這個消息時第一反應并非是高興,而是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從不熟到逐漸上手
他第一時間找到周總理,開門見山地表示,自己不合適這份工作,希望中央能重新考慮。
他表示自己管管地方和軍隊還行,但搞外交是會“砸鍋”的。他好感情用事,脾氣一上來,就容易沖動開口,這是會給組織添亂的。
但周總理卻并不認為這是個問題,如今新中國剛剛從被壓迫中站起來,對外交流正是需要像他這樣“強硬”的外交官。
總理告訴他,此事已經經過毛主席點頭,并且他們都認為他“臨事而懼”是個優點。
陳老總見中央下定了決心,也終于不再推辭。不過他還是表示,若是自己不稱職,希望中央能早點將他撤下來,以免會出現大紕漏。
隨后他還提出一個要求,那就是先不急著上任,而是先跟著毛主席和周總理實習一段時間,看看效果。
就這樣,陳老總作為總理的助手,開啟了外交生涯。
1955年,他隨毛主席接見了日本國會議員代表團。
當時他的內心還是比較緊張的,畢竟彼時中日的關系還在緩和中,抗戰八年的艱苦歲月還印在每一個國人心中。
他非常擔心,若是說錯一句話會不會造成國際影響。
沒想到,毛主席在與其會談時不卑不亢,對待外賓親切友好,但在正式會談時提出的問題卻又非常尖銳,不作敷衍、門面之語。
這次談話不僅讓來賓感受到了主席政治家的風格,更是讓陳毅感受到了主席的外交魅力。
除了待在主席身邊學習外,他還經常與周總理出國訪問。
有一次,在出席萬隆亞非會議時,有些外國代表因為不了解新中國,所以提出了一些很尖銳的問題。
陳毅非常不高興,本想狠狠訓斥對方一頓,但周總理卻及時制止了他。隨后,總理便誠懇地回答說,我們是來求合作的而不是來爭吵的!
他這一句話不僅展現了我泱泱大國的風度,更是獲得了全場的熱烈掌聲。
后來,周總理告訴陳老總,外交工作授權有限,要明白什么話該說,什么話不該說,有時候可能因為一句話就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陳老總謹記于心。就這樣,在兩位領導的細心教導下,再加上他每天刻苦學習,總結經驗,總算是勝任了這份工作。
1958年,他正式走上外交部長的崗位。
終成外交人才
那時來我國訪問的外賓如過江之卿,陳老總每天都忙得團團轉。不過他始終記著周總理的教誨,嚴格遵守外事紀律。
每當遇到拿不準的事情時,他便會及時向周總理匯報。即使有時候陪外賓在外地游覽,等結束后他也會打電話,向總理匯報當天的情況。
而他也逐漸收斂了自己的脾氣,開始變得謹言慎行起來。
一開始陳老總確實各方面做得都不錯,但畢竟是剛剛上任,總免不了注意不到、會犯錯的地方。
1965年,陳老總到阿爾及爾參加亞非會議。沒想到飛機剛一落地,當地便發生了戰爭。
提前到的其他國家代表團紛紛焦灼不已,不知道會議還能不能開。
等見我國代表團過來后,他們像是看到了主心骨,連忙圍過去問陳毅,會議究竟還能不能如期舉行。
事發突然,此時本應該上報中央,請求意見才是,但或許是見大家太緊張,陳老總為了安撫他們的情緒,竟然脫口而出,說這次會議一定會舉行。
而說完后他才反應過來,這次他闖禍了。
果不其然,總理得知后非常生氣,當即將他叫回了國內。
等見到一臉心虛的陳老總后,他毫不客氣地批評道,誰給你的權利?哪能不請示不報告,張口就來的?
陳老總被訓得臉色通紅,當即就表示自己會向主席,向中央作檢討。
等他走后,秘書心有余悸地問總理,剛剛批評的是不是太狠了?陳老總畢竟也是重要領導。
但周總理卻生氣地表示,他們都是“各路諸侯”,若是在這里我不批評他,等回了他的“諸侯國”,誰還敢批評他?
也正是總理這次深刻的教誨,讓陳老總深深記住了這次失誤,此后他便更加賣力地投入到了工作中,也再沒犯過類似的錯誤。
但因為他原本就患有頭疾,再加上沒日沒夜地工作,他最終還是病倒了。
有一次,他在北京出席外事活動時,就曾在中途兩次暈倒。
工作人員非常擔心,想將他送到醫院,但他卻始終不肯,一直堅持到送走來賓,他才被送往醫院。
后來,陳老總便這樣十年如一日地耕耘在外交崗位上,為我國的外交事業開辟了一個新的局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