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路透社7月8日消息,越南總理范明政在巴西金磚國家峰會期間,與中方會晤并同意加強貿易和投資關系。這一消息引發廣泛關注,尤其是在美越剛達成貿易協議,且該協議對中越貿易存在潛在影響的敏感時刻 。
當地時間7月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宣布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根據協議,美國對越南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征收20%關稅,對經越南轉運至美國的第三國商品征收40%關稅,而越南對美國“完全開放市場”,美國出口越南產品享受零關稅。
從表面看,相比特朗普最初威脅的46%關稅,越南似乎“逃過一劫”。但細究起來,問題不少。協議中“轉運”定義模糊,卻對中越貿易影響重大。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布局廣泛,很多從越南輸美產品背后有中企身影。若美國將含中國原材料的越南商品寬泛認定為“轉運”,對越南出口沖擊巨大。以越南對美出口的主要品類,如紡織品和服裝、電子產品和零部件、機械和電氣設備為例,每年出口額各在300 - 400億美元左右,這些產業高度依賴中國原料。一旦被認定為“轉運”,面臨40%關稅,越南相關產業將遭受重創。
越南領導人(資料圖)
美國媒體認為,若該協議在越南奏效,特朗普可能在馬來西亞、柬埔寨、孟加拉國等亞洲國家推行類似框架。這表明美國試圖通過此類協議,重構亞洲供應鏈,削弱中國在區域供應鏈中的作用,遏制與中國的貿易往來 。
越南政府起初對協議松了一口氣,越南股市一度達到三年多來最高水平。但很快,轉運條款帶來的不確定性讓越南人憂心忡忡。在這種情況下,越南有幾個可能的突破方向 。
“轉運”概念靈活,如果僅針對純轉運(無當地組裝),對越南影響小。但特朗普政府意圖明顯,若將40%稅率擴大到所有含中國原材料的越南商品,影響將十分重大。目前美越協議細節未公布,越南可在此處爭取更有利的定義 。
若美國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為避免被認定為轉運,中國企業可能將更多原料和零部件生產環節轉移到越南,但越南未必能承接。屆時,越南只能尋找中國之外的原料供應商。然而,實際操作困難重重。在紡織品領域,越南若選擇泰國、印度、韓國材料,價格比中國貨高10%-15%,且可選種類少;鋼鐵方面,日韓材料價格通常比中國貨高20%以上;塑料和化工原料,低端靠東南亞,高端仍依賴中國。而且,越南輸美產品利潤普遍不高,尋找替代原料后為避免虧本,只能漲價讓美國消費者承擔成本 。
美國會大廈(資料圖)
越南貿易部副部長7月9日表示,越方正尋求擴大出口市場以減少對美國的依賴。此前,越南對美國市場依賴程度較高,2024年美越貿易總額達1490億美元,越南對美國出口1360億美元,美國對越南出口139億美元,貿易逆差達1230億美元。過度依賴單一市場風險巨大,尋找新市場雖艱難,但可對沖風險 。
近年來,中越經貿關系緊密。2024年,中越雙邊貿易額連續四年突破2000億美元,達2600億美元,同比增長13.5%,中越貿易總額占越南GDP的55%。中國不僅是越南重要的貿易伙伴,也是投資來源地。中企投資、中國的原材料和能源供應對越南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越南總理范明政在金磚國家會晤期間,呼吁中方優先考慮鐵路建設合作。交通投入可降低企業運營成本,便利產品銷售 。
貿易往來(資料圖)
面對美國的“威逼利誘”,越南與中方加強合作才是明智之舉。若越南配合美國轉運關稅措施,不僅自身難以獲得好處,還會損害越中關系。而加強與中國合作,越南可借助中國龐大市場和完善供應鏈,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風險。從地緣政治角度看,中國是越南搬不走的鄰居,穩定良好的中越關系對越南的穩定與發展意義深遠。
越南在美越貿易協議的壓力下,與中方站在一起,共同應對挑戰,無論是在經濟利益上,還是在地區穩定與發展層面,都是符合越南長遠利益的務實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