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賊,很多人會想到入室盜竊的賊人。其實在植物界也有不少以賊命名的植物,例如號稱“跌打之王”的了哥王,它的別稱就叫賊褲袋。相傳在古代一些賊人,經常會隨身攜帶這種植物系在腰間,因此得名賊褲袋。
而筆者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這種植物,李時珍說它是“云木之賊”。說粗糙的家具,經過它的打磨,會光潔如新,仿佛就像有蟲子偷吃了這些木頭。這種植物就是木賊,今天筆者就來帶大家,認識并了解這種神奇的植物。
認識木賊、了解木賊
木賊,因其莖干粗糙如盜賊的銼刀,又如裝修用的砂紙。在古代木工用它來打磨高端家具,可使家具光亮如新,因此得名。所謂:“食根曰蟊,食節曰賊”,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木賊的由來,說:“此草有節,面粗糙澀......用之搓擦則光凈,猶云木之賊也,故名”。
木賊,又稱銼草,它木賊科、木賊屬多年生常綠草本,它的莖直立,高度通常不超過1米。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它的莖干分節明顯,可以扯斷之后在插上,摸起來也非常的粗糙。另外木賊是沒有葉子的,它的葉子已經退化成鞘狀,緊緊包裹在莖節上。總的來說和麻黃、問荊草長得很像,在《本草求真》中就有提到,說:“木賊,書云形質有類麻黃”。
木賊和節節草一樣,在我國絕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不管是干旱的大西北,還是寒冷的東北三省,還是炎熱潮濕的兩廣地區,都能發現木賊的蹤跡,尤其喜歡生長在河邊、溪邊。
木賊的作用和價值
木賊雖然“賊”感嚴重,但是它也是大自然賜予人類寶貴的財富,價值非常高,尤其是在古代更是被木匠視為寶貝。在農村長都知道砂紙是現代的產物,古代木匠就是利用了木賊粗糙的特點。將木賊代替砂紙使用,古代木匠在打造家具的時候,木材上往往有很多毛刺。
古代木匠就巧借其身,用于打磨木器,據說用木匠打磨過的家具,不僅家具表面光滑如鏡,而且紋理清晰。哪怕是到來現代社會,很多高端的中式家具依舊保留使用木賊打磨的傳統工藝,在木工行里有句行內話,說:“一鑿、二刻、七打磨”,可見打磨這個流程是非常重要的,而木賊也經常被木匠師傅們稱之為銼草或者擦草。
在《本草綱目》里就有提到:“木賊節節分明,暮可擦拭,光潔如新”。木賊不僅可以打磨家具,事實上你像我們人或者動物牙齒上有牙結石或者頑固的牙垢也可以用木賊來擦拭清除掉,可以說木賊就是天然的打磨器具。
第二、木賊還是很好的玩具,在過去物資匱乏的年代,很多小朋友無師自通。在大自然中尋找樂趣,木賊就頗具趣味性。小的時候我就經常玩它,將它扯斷在插上,非常的好玩。還可以用它來夾眉毛,左右眉各夾一段,看上去橫眉豎目,趣味十足。另外因為木賊是空心的,它還是天然的吸管,在野外可以用它應急。
第三、木賊還是傳統的藥用植物,傳統中醫認為木賊性味甘、苦、平。入藥可散風熱、退目翳,你像風熱目赤、迎風流淚、目生云翳,都可以用到木賊。在《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木賊,說:“木賊與麻黃同形同性,故亦能發汗解肌,升散火郁風濕,治眼目諸血疾也”。此外在《本草經疏》中亦有記載木賊草,說它:“首主目疾,及退翳膜,益肝膽而明目也”,可見木賊的藥用價值也是非常高的。
第四、木賊還是很好的觀賞植物,它莖稈筆直,顏色四季翠綠。非常適合盆栽觀賞,擺在陽臺、書房會在客廳,能增添不少自然氣息。也可以栽培在院內的假山附近,意境感滿滿。如果你在野外遇到這種植物,那么可以將它移栽回來,非常有價值的一種本草。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寫到這里了。大家對于木賊了解了嗎?你聽說過木賊這種植物嗎?你小的時候有沒有玩過這種植物,在你的家鄉有木賊嗎?大家有什么想說的,也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您的見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