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續命湯的源起與傳承
小續命湯源自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是治療中風類疾病的經典方劑。
此方專為風邪外襲、痹阻經絡而設,癥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謇澀、肢體麻木等。
出處:“治卒中風欲死,身體緩急,口目不正,舌強不能語,奄奄忽忽,神情悶亂,諸風服之皆驗,不令人虛方。”
小續命湯的組成與功效
組成
小續命湯組成:麻黃、人參、桂枝、甘草各三兩,杏仁四十枚,防風一兩半,川芎一兩半,黃芩一兩半,生姜五兩,大棗十二枚。
藥物組成與配伍原理
麻黃
性溫,味辛、微苦,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的作用。
在方中作為君藥,發汗解表,宣肺平喘,以祛除風邪,使腠理通暢,汗出而風邪外解。
桂枝
性溫,味辛、甘,歸心、肺、膀胱經。發汗解肌,溫經通脈。
與麻黃相伍,增強發汗解表之力,共奏祛風散寒之效,使風邪從表而解。
甘草
性平,味甘,歸心、肺、脾、胃經。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
在方中起到調和諸藥、緩和藥性的作用,使方劑的藥效更加平穩。
人參
性溫,味甘、微苦,歸脾、肺、心經。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養血,安神益智。
在方中補益元氣,扶正固本,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使祛邪而不傷正。
杏仁
性溫,味苦,歸肺、大腸經。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
在方中降肺氣,止咳喘,與麻黃、桂枝等藥相配,宣降肺氣,止咳平喘。
防風
性微溫,味辛、甘,歸膀胱、肝、脾經。祛風解表,勝濕止痛,止痙。
在方中祛風解表,勝濕止痛,與麻黃、桂枝等藥相配,增強祛風散寒之力。
川芎
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在方中活血行氣,祛風止痛,與防風相配,增強祛風止痛之效。
黃芩
性寒,味苦,歸肺、膽、脾、大腸、小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安胎。
在方中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與麻黃、桂枝等藥相配,清解里熱,使祛風而不助熱。
生姜
性溫,味辛,歸肺、脾、胃經。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在方中溫中散寒,和胃降逆,與麻黃、桂枝等藥相配,溫陽散寒,增強發汗解表之力。
大棗
性溫,味甘,歸脾、胃、心經。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在方中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與人參相配,補益氣血,扶正固本。
功效與主治
小續命湯具有祛風解表、益氣養血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風邪外襲、痹阻經絡證。
其臨床表現包括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謇澀、肢體麻木等。此方通過祛風解表、益氣養血,使風邪得祛,經絡通暢,氣血得養,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小續命湯的臨床應用
中風
中風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要臨床表現。
在中醫辨證中,中風多因風邪外襲、痹阻經絡而發病。
小續命湯通過祛風解表、益氣養血的作用,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癥狀,改善肢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面癱
面癱是一種常見的周圍性面神經麻痹疾病,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表現為患側面部表情肌癱瘓,額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變淺,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歪向健側等。
在中醫理論中,面癱的發病多因風邪外襲、痹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小續命湯能夠祛風解表、益氣養血,對于面癱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在急性期,小續命湯可以迅速緩解患者的面部麻木、口眼歪斜等癥狀;在恢復期,該方劑能夠調節機體的氣血運行,促進面部肌肉的功能恢復。
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是指坐骨神經病變,沿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布區域產生的疼痛。
在中醫辨證中,坐骨神經痛多因風邪外襲、痹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小續命湯通過祛風解表、益氣養血的作用,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癥狀,改善肢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方中的人參、黃芪等藥物具有益氣養血、扶正固本的作用,能夠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川芎、防風等藥物則具有祛風止痛的作用,能夠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
小續命湯的使用注意事項
辨證施治
中醫強調辨證論治,小續命湯適用于風邪外襲、痹阻經絡證,因此在使用前必須明確患者的證型。
若患者表現為寒痰阻絡、痰熱阻絡等證型,則不宜使用小續命湯。
此外,對于陰虛火旺、肝陽上亢等證型的患者,也需謹慎使用,以免加重病情。
藥物劑量與煎服方法
在使用小續命湯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和病情輕重,合理調整藥物的劑量。
一般來說,麻黃、桂枝的用量可稍大,以增強發汗解表之力;人參、黃芪等藥物的用量則需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病情進行適當調整。
煎服方法也至關重要,應先將藥物用冷水浸泡30分鐘左右,然后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30 - 40分鐘,去渣取汁,分兩次溫服。
煎煮過程中應注意火候的控制,避免藥物的有效成分被破壞。
飲食調護
在服用小續命湯期間,患者應注意飲食調護,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風邪之氣,影響藥效。
同時,應多食用一些具有祛風作用的食物,如菊花、薄荷等,以增強祛風解表的效果。
藥物相互作用
在使用小續命湯時,還需注意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例如,麻黃與某些降壓藥物同時使用時,可能會增強降壓效果,導致血壓過低;桂枝與某些抗凝藥物同時使用時,可能會增強抗凝效果,增加出血的風險。
因此,在使用小續命湯期間,若患者同時服用其他藥物,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醫生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藥物的使用方案,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小續命湯的研究進展
抗炎作用
現代研究表明,小續命湯中的多種藥物具有顯著的抗炎作用。
麻黃、桂枝等藥物能夠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減輕炎癥反應;黃芪、人參等藥物則具有免疫調節作用,能夠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機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力。
鎮痛作用
小續命湯中的川芎、防風等藥物具有顯著的鎮痛作用。
川芎中的川芎嗪等成分能夠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減輕神經的壓迫,從而緩解疼痛;
防風中的防風通等成分則具有抗炎、鎮痛的作用,能夠減輕神經的炎癥反應,緩解疼痛。
免疫調節作用
小續命湯能夠調節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機體的免疫力。
黃芪、人參等藥物能夠促進免疫細胞的增殖和分化,提高機體的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功能;
甘草等藥物則具有抗過敏作用,能夠減輕機體的過敏反應,對于過敏性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對神經系統功能的改善作用
小續命湯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系統功能。
麻黃、桂枝等藥物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能夠緩解氣道痙攣,降低氣道阻力,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
黃芪、人參等藥物則能夠增強神經系統的營養,促進神經功能的恢復。
總結
小續命湯作為中醫經典名方,在治療風邪外襲、痹阻經絡證及相關疾病方面具有顯著的療效和獨特的優勢。
其通過祛風解表、益氣養血的作用,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癥狀,改善神經系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小續命湯具有抗炎、鎮痛、免疫調節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為其臨床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作者:武漢市中心醫院 梁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