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軍在印太搞的這場 "聯合遠征" 演習,動靜鬧得著實不小 —— 航母戰斗群擺開一字長蛇陣,戰機從關島到菲律賓海玩起 "穿梭轟炸",連澳大利亞和日本的艦艇都趕來湊數。但明眼人早就看出門道:這場看似威風的軍演,實則漏洞比篩子還多,不少細節連西方軍事博主都忍不住吐槽。
最打臉的當屬 "閃電航母" 的實戰測試。美軍興沖沖把 "的黎波里" 號兩棲攻擊艦拉出來,號稱搭載 20 架 F-35B 就能當輕型航母用,結果在南海演練時掉了鏈子 —— 三架戰機剛升空就報故障,其中一架的航電系統直接黑屏,差點一頭扎進海里。
事后查出來,竟是熱帶高濕環境讓電子元件受潮短路,這毛病在波斯灣從來沒見過,到了印太反而成了頑疾。
后勤補給的狼狽更藏不住。第七艦隊的補給艦在巴士海峽給驅逐艦加油時,輸油管突然爆裂,燃油在海面上漂成條千米長的 "黃油帶"。更尷尬的是,隨行的日本 "出云" 號想幫忙,卻發現美軍的加油接口和自家艦艇根本不兼容,只能眼睜睜看著燃油往海里漏。有匿名軍官透露,印太戰區的備件庫存缺口達 30%,很多驅逐艦的雷達故障要等本土零件空運過來,一等就是半個月。
盟友協同這塊更是演砸了。美澳日軍艦搞聯合反潛時,澳大利亞潛艇故意 "靜默突防",竟直接摸到美軍航母戰斗群核心圈才被發現 —— 這要是實戰,足夠發射一輪魚雷了。更離譜的是通信頻道,日軍用的加密系統和美軍不互通,只能靠明語喊話協調,逼得指揮官在電臺里飆日語臟話,聽得旁邊的菲律賓水兵一臉懵。
說到底,這些破綻都指向同一個死結:美軍的全球部署早已繃到極限。歐洲要盯著烏克蘭,中東還得防著伊朗,分到印太的資源本就捉襟見肘。這次演習拉來的 "里根" 號航母,其實剛結束七個月部署沒休整幾天就被趕出來,艦員疲勞度超標 30%,連艦載機出勤率都比標準低了近兩成。
更要命的是技術代差在縮小。美軍一直吹噓的 "分布式海上作戰",這次在東風導彈的模擬打擊下現了原形 —— 推演數據顯示,要是真在第一島鏈開打,美軍的前置基地生存時間不超過 48 小時。有智庫算過賬,要在印太構建完整防御圈,每年得額外砸 800 億美元,可現在國會連給海軍加艘驅逐艦的預算都吵翻天。
這場演習與其說是秀肌肉,不如說是暴露家底。美軍想靠這種大陣仗鎮住場子,卻不小心把自己的軟肋全亮了出來。接下來就看他們怎么填這些窟窿了,只是照現在這架勢,怕是越填越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