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方媒體首次公開展示殲-35隱身戰斗機的生產線,即便是殲-20也從未獲得過這種待遇。
看起來,中國似乎已經全面啟動第五代隱身戰斗機殲-35的批量生產。這一進展標志著美國F-35的強勁挑戰者已經出現,雖然殲-35在技術上未必能超越F-35,但仍有可能對美國的空中優勢構成威脅。
本文是烏克蘭《國防快報》發布的一篇專欄文章,由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需要強調的是,由于原文作者是烏克蘭人,對我國實際情況的了解主要來源于網絡,所以部分認知與實際情況不太符合,請大家理性看待。翻譯此文章只是為了轉述外國人員在分析從我國網絡平臺流出的照片后表達的一些看法,并非個人觀點,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中國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CCTV-13在報道殲-15T艦載戰斗機時,畫面中意外出現了5到6架疑似處于總裝階段的殲-35,強烈暗示這款隱身戰斗機已經進入全面量產階段。
仔細查看原始視頻可發現,雖然報道的重點是殲-15T,但鏡頭卻多次捕捉到殲-35。畫面中,工程師們在殲-35旁邊隨意走動,雖然未直接提及殲-35,但這種視覺呈現顯然是有意為之。
鑒于CCTV-13作為國家媒體平臺的身份,這段視頻很可能具有宣傳目的。對內,這可能是為了增強公眾對中國工業和軍事實力的信心。
但更重要的是,這一舉動似乎針對國際觀眾,包括防務分析人士、外國軍方和決策者,傳遞一個含蓄但明確的信號:美國的空中霸權可能不再穩固。
這種解讀與中國一貫對軍事項目高度保密的做法相一致。迄今為止,即使是更早問世的殲-20也從未獲得過此類公開展示,而這次卻為殲-35破例,可見意義非凡。
這段視頻似乎是戰略敘事的一部分,可能與中美競爭以及長期對臺計劃有關。此前,其他軍事信號也曾出現,例如最近有人目擊中國地效飛行器,并非通過官方媒體,而是通過泄露的照片和衛星圖像。
無論如何,殲-35目前已經正式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甚至可能準備出口,不過巴基斯坦官方此前已經否認的相關傳聞。雖然殲-35的詳細技術參數尚未公開,但已經對西方空軍構成潛在威脅,也凸顯了中國日益增強的航空航天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