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平樂縣青龍鄉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創新黨對農村工作全面領導的體制機制,以基層黨組織清廉建設創新和“四治聯動”治理等為抓手,破解鄉村發展難題,積極探索鄉村“廉”“治”并行機制,構建“黨建引領、制度固廉、監督促治、文化潤澤”的鄉村治理新格局。
固本清源,基層清廉建設見實效
“荷撐滿塘翠色,蓮動一池香風”。走進平樂縣青龍鄉平西村委塘邊山村的“清廉文化園”里,荷塘美景令人陶醉。而村頭村尾四處可見的書法石刻,遒勁筆力刻畫著古往今來“廉潔”的風骨。
“清廉故事是我們黨員干部的營養,常讀常新。這也是我們正身明志、建設好鄉村的基石。”村黨總支部書記莫紹勝說。
濃郁的清廉文化,讓規范村“兩委”職責、推動“村萬能章”治理等構建清廉制度防線以及完善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等清廉建設的工作,站住了腳、扎下了根。2024年,平西村集體經濟共獲收入84萬,經村民代表大會審議,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參與分配過程監督,用于分紅27.8萬元。監督機制得到了嚴格落實,村級財務實現了陽光化運作。
此外,在人居環境整治、產業項目建設中,該村還邀請村民代表、鄉賢、村務監督委員會全程參與鄉村建設,讓“美麗鄉村”建設資金成為“明白賬”。黨建引廉、制度固廉、監督護廉、文化育廉、融合促廉等“組合拳”,打開了清廉鄉村建設良好局面。
四治聯動,激活鄉村治理新動能
今年五月的一場暴雨引發了山洪,洪水消退后,青龍鄉大剛村通往集鎮的道路,路旁山體流泥堆積路面,橋涵淤塞雜物沉積,交通幾乎中斷。一場由村委發動、黨員沖鋒在前、各家各戶青壯年勞力積極參與的清淤保暢通“戰斗”隨即打響。不到半日,道路恢復了潔凈與暢通。
在青龍鄉8個行政村41個自然村,類似于這樣的小規模“戰斗”,在短時間內取得完勝已經是常態。在村莊日常的保潔工作中,農戶包門前、黨員包片區、村委包公共、鄉鎮包轉運處理的處理模式,已成功運行三年多。在重大項目決策中,“支部提議、黨員審議、群眾決議”的三級議事制度,有力促進了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共議共建共治良好局面的形成。群眾有序參與村級公共事務民主“自治”管理,激活了群眾的鄉村主人公意識。
與此同時,在全鄉各村各屯,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村民議事會、禁毒禁賭會等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完善章程與運行制度,已經實現全覆蓋。“德治”教化,成為了文明鄉風形成的重要紐帶,文明建設從“倡導號召”邁向了“自覺踐行”。“操辦規模要統一、宴席標準要統一、操辦流程要統一、禮金標準要統一、監督管理要統一。”青龍鄉平西村紅白理事會會長莫紹勝說道,“說到底,移風易俗和文明鄉風,就是要重塑鄉村的道德秩序。”
此外,青龍鄉還創新開展“夜巡夜訪+普法”活動,政府干部、司法所、派出所與村干部,利用晚間村民閑暇時間,走村入戶開展法律知識宣講和服務。健全“網格化+法治化”調解機制,實現矛盾糾紛“早發現、早介入、早化解”。積極推進“百姓天網”“雪亮工程”建設,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相結合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在平西村委塘邊山村,集廣播、監控、辦公等于一體“智治”設備順利啟用。通過AI賦能打造的智慧鄉村綜合治理平臺,將信息支撐與網格化管理深度融合,在防火、防汛、安全生產、治安管理等方面實現了“全息感知、精準分析、多維決策、快速處置”,新質生產力的多元化在基層社會精細化治理中嶄露頭角、方興未艾。(朱麗青 蘇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