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你收藏這篇推文,或者,一鍵轉發給你的朋友。
因為看到中途,你一定會的。
你還會感嘆:2025年,居然還有「有用信息密度」這么高的博主。
很多人說起新疆,常覺得一團亂麻無處下手,最后能想到的旅行方式,就是“在小紅書尋找一個看起來靠譜的團/向導”。
本篇內容不含任何商業植入或者推薦。
我只是幫你從底層邏輯捋清楚,新疆怎么玩,伊犁怎么玩。
1.南疆or北疆?怎么選?
首先,看地圖。
存在感極強的天山山脈,把新疆分割成了三個部分:
天山山脈以北,我們稱之為北疆,天山以南,是南疆。
除此之外,你一定注意到了,天山山脈的西部,呈“>”開口狀,兩座山之間夾著的,像一小塊三角形芝士蛋糕的,就是伊犁河谷。
經常可以聽到一句話:北疆玩自然風光,南疆玩人文。
原因非常簡單:
北疆以沙漠、草原為主,長期由游牧民族占領,它就沒啥文明遺跡啊。
而南疆是沙漠+綠洲,有綠洲就可以搞農業,后來又疊加上絲綢之路的貿易,這才有了所謂“西域三十六國”的文明。
這里要提一下,伊犁理論上百分百屬于北疆,但,它有點特別……
2.伊犁,夏日封神
夏天的伊犁,綠草、溪流、密林、雪山……像一個3D打印的抹茶蛋糕。
西北荒漠里,是怎么誕生一個伊犁的?
原因是水汽。
對中國來說,伊犁是偏遠的最西端,而放在整個歐亞板塊上,它是絕對中心。
整個歐洲、中亞都是大平原,所以大西洋水汽可以長驅直入,順著西風帶,跨越6000公里來到這里。 水汽碰到天山山脈被阻擋,抬升凝結,形成豐沛降水。
水帶來了一切。
這就是伊犁為什么有顛覆人們對西北刻板印象的濕潤與豐美。
伊犁是河谷地貌,東南北三面環山,天山冰雪融化形成的河流,浩浩蕩蕩流下來,侵蝕地表,天長地久,向西沖出一塊凹地。
人站在草原上,就能看到:雪山作為背景墻、不遠處是墨綠色的云杉帶、腳下是絲綢般的柔美草甸……谷底處,溪流如同銀鏈。
瑞士也是河谷地貌。
所以兩地景色相似度有90%。
瑞士也長這樣
3.玩伊犁,不要有“打卡執念”
前面說了,整個伊犁的精華,就是立體草原:
以夏塔為例,背景是永不融化的冰川、然后是高海拔的云杉林,腳下是綠草,盛開著星星點點的野花……你會為那個場景折服的。
但,過兩天你就會發現,夏塔、那拉提、喀拉峻、瓊庫什臺……一大堆你在小紅書上搜到的佶屈聱牙的目的地,它們景色大差不差。
所以,玩伊犁的第一件事,調整心態,不用有太多的“目的地”打卡執念。你人生沒干成的事多了去了,少去個草原,不算什么。
伊犁其實玩法是很多樣化的,看你最在意什么。
比如我有個博主朋友就參加了稻草人的伊犁徒步團,徒步肯定范圍很有限,但我看他拍的照片,景色跟我拍的也差不多。該看到的,也都看到了。人家就是想追求徒步那種極限自由感。
我之前一直覺得新疆沒有好酒店,但今年,伊犁自治州的首府伊寧市開了洲際,那拉提草原上開了英迪格。
如果我明后年帶我媽去伊犁,我就會果斷放棄跟團,選擇住好酒店,然后跟那種一日游的團,打卡一兩個目的地。
最關鍵是,相比于瑞士、或者意大利多洛米蒂,或者非洲野奢酒店,新疆好酒店的價格非常劃算:伊寧的洲際剛開業的時候,抖音團購1k一晚;英迪格現在也是2k一晚。
很多人說瑞士比新疆贏在體驗,現在好了,你也可以裹個小毯子拿杯咖啡坐在酒店大堂眺望茫茫山野了……很輕松拿捏“富貴閑人感”。
還只需要瑞士的零頭價格。
當然,如果你想自駕,或者跟團,也都沒有問題。
市面上,你能看到的所有的線路,都已經成熟,你想去的那幾個目的地,旅行社一定會幫你設計進去的。
豐儉由人,但一般8k以上的團,都算新疆高端團了。
4.新疆苦不苦?
這個問題主要針對跟團或者自駕的人。
畢竟徒步的人喜歡吃苦,住好酒店的人精準避開吃苦。
但絕大多數游客去新疆,免不了要吃點莫名其妙的苦……大家關心的就是,苦到什么程度?
客觀說,微苦。
從衣食住行四個角度回答一下。
衣:不是我說,小紅書上的攻略黨,經常讓我想起讀書時候筆記做得花花綠綠、考試成績一塌糊涂的同學。有種勤奮的弱智感。
帶個沖鋒衣就行了。
不用一個箱子里恨不得春夏秋冬四季衣服都帶上。
有拍照需求的,帶白色衣物比較出片。
不要覺得新疆是什么荒蠻之地,姐妹,啥都有:
我到了以后擔心防曬霜不夠,在伊寧的外賣平臺上買,嗖一下就送到,用了大額滿減券,甚至比淘寶便宜……
食:我每次去新疆都會感嘆,真正是“奶與蜜流淌之地”。我是個很厭惡吃水果的人,但新疆的小白杏,很甜,又不會齁嗓子眼,令人難忘。
伊犁地區有一家連鎖奶茶店叫“茶芭蕾”,他們的哈密瓜乳酸菌酸奶好喝得驚世駭俗。
我最后在機場還要依依不舍點一杯,喝完再過安檢。
我們這次還吃到了面包烤羊腿,我感覺就是惠靈頓牛排的羊腿版本。
噴香,好吃。
羊肉是新疆的統治區,沒有膻味,很嫩。
價格很合理,沒有一頓超過人均100的。
缺點是種類少,以及什么菜都能撒一把辣椒。
別說我一個南方人,團里陜西人最后都上火了。
如果有便秘困擾,可以多買一點酸奶。
住:新疆住宿條件比我想象的好很多了。很多小縣城里都有類似于全季/亞朵的中端酒店,很新,空調熱水啥啥都有,甚至配備語音助手,價格在五百以內。
當然,景區里的民宿是另外的價格。
一兩千也只能住個景色優美的貧民窟。
但,對比非洲Safari的野奢酒店,新疆的民宿又稱得上價廉物美了。旺季的馬賽馬拉草原上,大幾千人民幣只能住個破帳篷呢。
這個價格是供需結構決定的,沒辦法。想開點。
行:新疆如果自駕或者報團,確實一天在車里五小時起步,上車睡覺下車拍照。
很多人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公路上廁所惡不惡心。
答:“上那種服務站里的廁所。那個是在我接受范圍內的。”
還是那句話,如果你對衛生條件比較講究,可以選擇住奢華酒店,然后選取一些景點游玩。
相信按照新疆旅游業的發展速度,過兩年好酒店會越來越多的。
我選擇走環線,一是我一直迷戀那種在路上的感覺,為此我愿意忍受一些粗糙;二是我覺得我還年輕,我對走走看看這事還有興趣,比如我發現北疆有大量的兵團城市,然后就可以順便了解新疆的發展歷史,很有意思。
5.所以……伊犁值得去嗎?
我覺得很值。
因為縱觀世界,能集齊高山、草原、森林、河流和沖積平原這種垂直帶譜的地方也不多。 而伊犁絕對是最容易抵達的一個。
說句公開講會挨罵的話,我覺得應該趁這兩年通縮多玩國內:
歐元美元匯率都變高了,而且這兩個地方物價都在瘋漲。
但國內現在是通縮狀態,啥啥都便宜,尤其是吃、住和人工。
像我們這次跟團,兩個人一輛車,人均9500,向導承擔司機、拍攝、講解的工作,酒店按照每晚人均300的標準算,總計2500,其余7000等于是服務費,不到一千一天。
你在任何發達國家都不可能用這個價格包車的。
況且,新疆那么安全。
給大家推薦幾個我最喜歡的目的地。
首先是瓊庫什臺,這是一個天山腳下、哈薩克族人的原生態小村子,活動也很多:可以喝咖啡、騎馬、或者在民宿里蕩秋千、發呆、看夕陽……跟瑞士最大的區別就是吃得比瑞士好一百倍。
如果自駕的話,很適合在這里慢悠悠待兩天。
第二個是夏塔。確實是國內最像Patagonia的地方。
你會被那種磅礴的美震住的。
最后是賽里木湖。
這個湖位于海拔2000米的高原上。
大西洋的水汽運輸至此,已經是強弩之末,遇到難以逾越的天山,水汽被迫抬升、凝結,形成雨或降雪。這些降水又經過6000萬年的積累,形成了這個巨大、深邃的湖泊。
賽里木湖這個名字,是成吉思汗當年西征、路過此處留下的,蒙古語意為“脊背上的湖”。想象一下,對風塵仆仆的蒙古大軍來說,在一個寒冷、干旱的高原上,看到這樣一個湛藍色的湖泊……確實近乎神跡。
國內旅游行業最大的問題是審美不行……宣傳的時候,總有種做作的文藝感,像縣城文聯主席想的詞。
比如他們把賽里木湖稱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
但俗歸俗吧,確實又有點傷感……這個湖泊是最后一點生機的證明,再往東,就是沙漠,是不毛之地了。
賽里木湖非常挑天氣,我們去的時候大晴天,美得像油畫。也有博主陰天去,就會覺得“什么東西啊?”
最后也可以去伊寧附近的晃晃村歇腳:薰衣草、咖啡店、西餐廳……
有點像低配版本的麗江。
最后回答一個,可能有人感興趣的問題——
為什么影視劇里常說,發配伊犁,而不是發配烏魯木齊?
前面說了伊犁是河谷地貌,河流侵蝕地表鑿出來的凹地。
那么河流從天山流去哪里呢?答案是巴爾喀什湖。
你沒有聽說過這個湖是不是?
因為它屬于哈薩克斯坦。
晚清之前,西至巴爾喀什湖,都屬于中國領土,那么草肥水美的伊犁地區當然是新疆的政治中心。后來沙俄占領了外伊犁,再然后蘇俄繼承這塊土地,最后蘇俄解體,它變成了哈薩克斯坦的一部分。
這樣,對中國來說,伊犁就變成了邊陲之地,于是政治中心往東移,變成了烏魯木齊。
所以如果你愿意的話,你也可以再去外伊犁看看。
寫的時候,當然也包括在新疆顛簸在車上的時候,我不止一次想,搞了半天,我堂堂名校文科生,學過的那些知識,最后就是用來……玩。
但我也想不出那些知識更好的用途了。
活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有什么比愉快,更重要的事情嗎?
- End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