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的熱血漫畫里,藏著兩個靠拳頭打天下的狠角色:《圣斗士》的星矢和《北斗神拳》拳四郎。一個用天馬流星拳劃破星空,一個用北斗神拳轟碎人體秘穴。都是靠拳頭吃飯,都不依賴武器,甚至連力量都藏在身體里——要是這倆人站到擂臺上,誰的拳頭能先砸穿對方?答案不在誰的力氣大,在他們?nèi)^里藏著的“規(guī)則”。
先看相似處:倆硬漢都信“拳頭比裝備靠譜”
別被星矢的天馬圣衣騙了,《圣斗士》里最狠的架,往往是脫了圣衣打。紫龍闖十二宮時,脫了天龍圣衣硬接修羅的圣劍,靠廬山升龍霸硬碰硬;星矢跟艾歐里亞打,圣衣碎了一半,照樣用流星拳逼得黃金圣斗士后退。他們的拳頭,從來不是圣衣的“附加品”,是真能劈開巖石的硬實力。
拳四郎更直接,從頭到尾就一件破披風(fēng),連護腕都沒有。北斗神拳的精髓,就是“人體即戰(zhàn)場”,不用武器,靠拳頭精準(zhǔn)命中秘穴,讓對手肌骨分離。這倆人的格斗哲學(xué)出奇一致:裝備是輔助,真本事藏在拳頭上——就憑這點,他們的切磋,絕對是純粹的“拳拳到肉”。
星矢的拳頭:靠“小宇宙”耍賴,物理規(guī)則管不住
星矢的天馬流星拳,狠在“不講理”。原著里,他的拳頭能突破音速,砸在山巖上碎石能飛上天;跟撒加打時,小宇宙爆發(fā),流星拳能撞碎銀河星爆沖擊波。這不是單純的“力氣大”,是小宇宙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物理課上講的“速度極限”“沖擊力上限”,在他拳頭里全不算數(shù)。
更關(guān)鍵的是防御。圣斗士的身體,被小宇宙強化過,挨揍時像裹了層看不見的盾。拳四郎的北斗拳再準(zhǔn),想打中星矢的秘穴,先得過“小宇宙防御”這關(guān)。就像冰河的曙光女神之寬恕,能凍住物理攻擊,小宇宙說不定也能“彈開”秘穴打擊——星矢的拳頭,藏著“改寫規(guī)則”的底氣。
拳四郎的拳頭:專打“人體漏洞”,精準(zhǔn)到讓對手絕望
拳四郎的北斗神拳,走的是“精準(zhǔn)獵殺”路線。他的拳頭不拼力氣,拼眼力——看一眼對手的動作,就知道哪塊骨頭連著秘穴,哪根神經(jīng)能引爆全身。原著里,他一拳打在對手胸口,不是砸爛皮肉,是讓心臟直接停跳;打在胳膊上,不是骨折,是整條手臂的經(jīng)絡(luò)瞬間崩斷。
這種“專找弱點”的打法,對普通人是降維打擊,但對圣斗士未必管用。圣斗士的身體早被小宇宙改造過,紫龍能自挖雙眼提升小宇宙,瞬的鎖鏈能擋物理攻擊,星矢挨過的打,比拳四郎見過的敵人還多。拳四郎的“秘穴地圖”,碰上圣斗士這種“改造人”,可能得重新畫。
勝負(fù)不在拳頭硬,在“誰的規(guī)則更狠”
真打起來,星矢未必能躲過拳四郎的第一拳——北斗神拳的速度,快到能追上子彈,星矢的流星拳雖快,未必有預(yù)判秘穴攻擊的經(jīng)驗。但只要挨住第一拳,星矢的小宇宙就會爆發(fā):拳四郎的拳頭打在他身上,可能像砸在燒紅的鐵塊上,不僅傷不了秘穴,反被小宇宙震開。
反過來,星矢的天馬流星拳砸中拳四郎,沖擊力夠掀翻卡車,但拳四郎的身體早被北斗神拳練得跟鋼鐵似的,未必會當(dāng)場倒下。可流星拳的“星屑沖擊”,是無差別爆破,不像北斗拳只打秘穴,這種大范圍攻擊,反而可能破了拳四郎的精準(zhǔn)防御。
說白了,星矢的拳頭活在“小宇宙規(guī)則”里,只要信念夠強,就能無限變強;拳四郎的拳頭活在“人體規(guī)則”里,再強的人也有秘穴弱點。按圣斗士的規(guī)則,星矢能贏;按北斗的規(guī)則,拳四郎勝——但80年代的熱血,本就不分規(guī)則,只看誰的拳頭里,藏著更燃的火。
要是讓你當(dāng)裁判,你會給星矢的流星拳加分,還是更認(rèn)拳四郎的北斗拳?一起來聊聊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