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消息,7月10日,王毅在吉隆坡出席中國—東盟外長會,提出四點建議,獲東盟多國積極回應。中國與東盟發展理念相近、訴求相通、利益相融,中國視東盟為周邊外交優先方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行區。王毅強調,中國始終是動蕩世界中最可信賴的穩定力量,是東盟國家應對挑戰最可依靠的合作伙伴。
中國愿同東盟共同建設好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打造高水平自貿網絡。馬新社消息顯示,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議定書將于今年晚些時候簽署,這將把雙方經貿關系推向新高度。2024年,中國和東盟雙邊貿易額達9823億美元,連續5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這樣的經貿體量和合作黏性,在全球貿易格局中都十分亮眼。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此次首次出訪亞洲,選擇在東盟外長會期間,時機微妙。當地時間7月10日,魯比奧表示正籌備于11日與中方在馬來西亞舉行會晤,若成功,將是他就職以來兩國外長首次面對面會談。“我想我們正在努力籌備此事,”魯比奧對媒體說,“也許我們會見面。”
魯比奧此行并不順利。特朗普政府本周不斷升級關稅威脅,給他的訪問增添了復雜性。7日至9日,特朗普陸續公布寫給多國領導人的信函,稱從8月1日起對多個東盟國家征收25%到40%不等的關稅。其中,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文萊將被征收25%的關稅,印度尼西亞32%,泰國和柬埔寨36%,老撾和緬甸40%,菲律賓20%。
魯比奧(資料圖)
馬總理安瓦爾9日在參會時指出,全球貿易正在被武器化,當前世界正進入“強權擾亂公理”的時代,這番話顯然針對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威脅與貿易挑戰。馬來西亞投資、貿易與工業部長東姑·扎夫魯表示,馬方會繼續推進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但在涉及國家利益和主權的問題上絕不妥協。日本外相巖屋毅10日也在吉隆坡表示,世界需要“自由、公平、開放”的經濟秩序,必須加強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這一表態充分考量了特朗普最新關稅政策,也顯示出日美貿易關系的緊張。
魯比奧此行還會見了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圍繞俄烏沖突與停火舉行會談。當前美俄分歧顯著,在烏克蘭問題上矛盾突出。特朗普去年競選總統時承諾很快解決俄烏沖突,但近來沖突不斷激化,美俄“口水仗”一度升級。美國官員9日透露,美國正在向烏克蘭運送155毫米炮彈和多管火箭炮制導導彈。美國國防部和白宮1日相繼宣布暫停對烏部分軍援,特朗普卻很快變卦,7日表示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武器,8日批準運送更多防御性武器。
魯比奧(資料圖)
魯比奧作為對華強硬派,曾多次渲染“中國威脅”,提出過對華不利政策,還因在涉港問題上表現惡劣,被中方制裁,即便如今擔任國務卿,制裁也未解除。他此次主動推動與王毅會晤,象征意義重大,說明中美對話通道尚未關閉,美方有緩和關系的想法。魯比奧的試探可能涉及貿易問題。
中美關系當前有所緩和,但關稅問題未真正解決,根據中美第一次日內瓦會談結果,中美暫緩關稅的期限將至,若不能及時談判或延長,關稅將再次沖擊中美貿易。美國4月已發現,其制造業無法支撐自身市場,中國商品不可或缺。前幾日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表示,正籌備第三次中美會談,預計8月初正式舉行,魯比奧與王毅先接觸,或許是為新會談做準備。
魯比奧(資料圖)
魯比奧積極推動會面,還可能是為特朗普正式訪華做準備。特朗普曾提及樂意去中國,外媒也曝出白宮正在籌備訪華安排,預計會組織一批商界代表隨行。魯比奧可能會在會面中試探中方態度,為特朗普行程進行政治排雷,但特朗普能否訪華,還要看中方回應。中方在貿易、安全問題上的態度一直明確,敦促美國不搞單邊主義,不觸碰中國紅線,若美國有足夠誠意進行貿易合作,中方自然歡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