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浙青同心十五載,江海相連譜新篇”浙江援青成果發布活動在杭州舉行。會上,《之江水潤柴達木 浙江援青結碩果》主題報告發布。
報告以“54321”數字密碼為線索,從“‘五批’奮斗顯擔當、‘四地’建設促發展、‘三交’工作架橋梁、‘雙向’交流惠民生、‘一張’藍圖繪新篇”方面,解碼浙江援青十五年來的豐碩成果。
十五年來,浙江累計選派五批240名援青干部人才,安排資金30.98億元,實施援建項目407個,舉辦“宋韻絲路行”文藝晚會、“浙江奧運健兒海西行”等文體交流活動,進一步拓展兩地群眾溝通交流的空間。此外,浙江每年赴海西開展短期幫扶的醫療教育人才超200人、到浙江開展跟崗培訓的醫療教育骨干超200人,“雙向雙百”工程成為“民生援青”的有力注腳。
活動現場,浙江援青十五周年“十大領域”成果逐一揭曉,內容涵蓋教育、醫療、文旅、鄉村振興等多個關鍵領域。
在教育援青方面,112個教育基建項目成功落地高原,16萬平方米的教育基礎設施完成更新換代,為當地學子打造了更優質的學習環境;醫療援青領域,9家省級三甲醫院開展“組團式”接力幫扶,不僅填補疑難病癥診療技術的空白,更通過“傳幫帶”為當地培養了一批帶不走的人才隊伍;文旅援青中,60余場文旅推介會輪番上演,千萬人次“浙客西游”的熱潮涌動,繪就特色文旅新畫卷……
此外,四位援青代表也分享了親身經歷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在“江海共筑夢,浙青話未來”智庫圓桌對話環節,與會嘉賓還圍繞浙江經驗對青海發展的貢獻、兩地未來合作新領域及青海學子成長建議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為浙青兩地未來的協同發展提供寶貴的思路與建議。
王逸群、張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