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7月9日,泰國國會現場投票,253票贊成、65票反對,干脆利落,直接將《娛樂綜合體法案》掃地出門。這項從年初就被炒得火熱、說要帶動全國經濟、吸引外資、再造旅游黃金時代的賭場合法化計劃,轟然倒地,一地雞毛。
這不是普通的政策擱淺,這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政治爆炸,是一次豪賭失敗的全盤清算,是一群政客、財團和政策設計師夢游現實、妄圖靠一間賭場拯救整個國家經濟的“天真大敗局”。
原本泰國政府高調宣布將建設若干“娛樂綜合體”,主打賭場、劇院、水上樂園、會展中心的組合拳,僅賭場部分限定不超過10%面積,并設置超高門檻,限制大多數泰國公民入內,把場子留給高凈值外國人,錢收了,稅賺了,就業也來了,國家GDP一起飛!
聽起來是不是很美?真香預警?不好意思,這次真的翻車了。
首先,這是一場徹底失控的社會實驗。一項關系國民經濟、公共倫理、宗教價值的大議題,從頭到尾缺乏扎實的社會對話。民調擺在那兒,超過59%的泰國民眾明確反對賭場合法化,還有8.6%支持娛樂但反對博彩,換句話說——你想搞賭場,有七成民眾不買賬。這不是“爭議”,這叫“根本沒共識”。
再看政府怎么干的?先是火速通過法案初稿,再通過財政部搞出一輪公眾咨詢,結果被批為“聽得人少、改得太虛”。硬著頭皮上報議會,還打算在本屆國會首讀直接“突圍建制”,結果呢?直接被打臉,甚至連自己人都看不下去,泰自豪黨直接宣布退出執政聯盟,說白了就是不想替這場豪賭陪葬。
而這場政策主導者——總理佩通坦,更是走上了“從總理到替罪羊”的高速通道。先是因為與柬埔寨高層通話錄音泄露而被憲法法院停職,再是被政敵連環追擊,“德不配位”“黑箱操作”“政商合流”的質疑撲面而來。這下好了,總理下崗、聯盟散架、法案撤回,連底褲都沒留。
副財政部長在法案撤回后居然還表示“很遺憾”,聲稱“國家因此失去了一個發展機會”。
朋友,醒醒吧,你失去的不是一個項目,是民意的信任、政府的信譽、以及泰國經濟轉型最后的耐心。
來,我們把話說穿:
泰國為什么突然愛上賭場?很簡單:沒錢、沒人、沒增長。旅游業低迷、制造業失血、外資撤退、就業低迷,為泰黨急需找個“立竿見影”的GDP加速器。而賭場,作為最速效的“吸金裝置”,看起來就是那個按鈕。
但問題是:你以為你要的是一顆“發展引擎”,其實你手里抓的,是一顆“定時炸彈”。
全世界的賭場經濟模式早已不是秘密。澳門、新加坡、馬尼拉都嘗過甜頭,也吃過苦果。新加坡之所以能把賭場玩成國家戰略,是因為它有鐵律監管、有法律剛性、有社會治理的精密系統。而泰國呢?連一個穩定的聯合政府都保不住,還想管住賭場?別鬧了。
再看看那些躍躍欲試的國際賭王們:拉斯維加斯金沙、美高梅、新濠博亞、永利、凱撒娛樂……個個都張開血盆大口等著進場。你以為他們是來幫泰國發展的?不,他們是來套現的,是來抄底的,是看中泰國“監管寬松、成本低、門檻薄、社會疲軟”的“新賭金三角”潛力區。
泰國政府本來試圖用“高門檻”“外國人優先”“面積壓縮”等一堆包裝手段,做出“賭博產業無害化”的政策樣板工程,想吃肉不沾血。但事實是,只要你打開這道門,你就別想關得上。一旦合法化啟動,腐敗擴散、洗錢泛濫、賭癮蔓延、地下經濟反彈的副作用就會像山洪一樣沖垮你所謂的制度防火墻。
更現實的是,泰國的中產、底層勞工根本進不去這些賭場,他們只會成為外圍賭資鏈條上的犧牲品。而真正的利益,被幾家跨國賭場巨頭、少數泰國本地財團和政界高層牢牢掌控。老百姓交稅、忍通脹、賭命運,精英階層吃紅利、拿回扣、兌資產。
這不叫發展,這叫套利。
現在,賭場夢碎,紙牌屋坍塌,政壇翻船。但真正的問題依然沒變:泰國的經濟發展路徑到底是什么?是繼續當資本的實驗場,被外資賭場當作殖民樂園?還是徹底翻篇,把注意力拉回教育、產業、基礎設施和社會公平?
很顯然,答案已經寫在國會那張投票表上了。
所以我們說:撤案不是終點,而是起點。這不是一次政策失敗,而是一次政治體檢,一次制度排毒,一次對全民智慧的集體致敬。
如果一個國家連自己的價值底線都守不住,發展也不過是紙上黃金。但如果它能在幻象中踩住剎車,在狂熱中回歸理性,那么這一次拒絕賭場,也許才是真正贏了一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