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存款都開始內卷了,據媒體調查,全國有3成年輕人存款超過50萬,也就是你身邊10個年輕人有3個超過50萬的存款。00后10個人,就有一個超過30萬存款。
- 這究竟是咋回事?
近日有媒體報道,打工人存款50萬已不新鮮!調查顯示:7成打工人存款超過10萬。而年輕人存錢意愿增強,約三成年輕人存款超50萬,“00后”超1/10存款超30萬,近六成人是為應對未來突發。
2023年,《DT商業觀察》也曾做過一份存錢調研,人群畫像與本次調研接近(以高線城市、90后、95后、00后為主)。當時,41.5%的受訪者存款在10萬元以內,15.2%的人群存款在11-20萬元以內,存款超過50萬元的人群只占12.9%。
時間來到2025年,年紀最大的一批90后已經35歲,95后進入“而立”之年,還有很多00后初入職場。
本次調研中,受訪者的存款明顯變多了。大概7成人的存款超過10萬元,大概3成人的存款已經超過50萬元。而85后,是存款最多的那批人。
針對此事,有網友調侃,我在上海湯臣一品調查了一下,9成00后存款超百萬,得出結論中國00后九成存款超百萬。
有網友自曝,42了,83年的,工作19年了,國企,從工資1500上下到現在12000上下,小孩15歲,老婆月收入大約4000,現金存款大約11萬,有車,有福利住房,買房子欠銀行房貸49萬多。
- 上述公布的數據靠不靠譜呢?我們來看看幾組數據。
央行征信中心的數據顯示,現在25-45歲的人群,也就是00后和90后,他們是負債的主力軍,占負債人口總數的65.7%。其中,30-35歲年齡段的負債率最高,達到78.3%。與之相比,55歲以上人群的負債率僅為23.6%,顯示出明顯的代際差異。
而另一組數據來自信貸產品數據。在年輕群體中滲透率有多高?據尼爾森市場研究公司此前發布的《中國消費年輕人負債狀況報告》(下稱《報告》),在中國年輕人中,總體信貸產品的滲透率已達到86.6%,實質負債人群約占整體年輕人的44.5%,僅13.4%的年輕人零負債
互聯網借貸尤受青睞。上述《報告》顯示,互聯網分期消費產品憑借靈活便利等優勢,滲透率和好感度最高,其使用率高達60.9%(信用卡為45.5%)。
從這些數據來看,年輕人普遍都存在一定的負債,并非是存款滿滿,而是負債累累。產生負債的原因,多半可能是大件消費,或者遭遇突發事件,或者創業等等。
而開篇提及的這些數據樣本,或只是小部分群體,不能作為大數據來參考。而且只調查極少的有限人群,只去觀察存款數量的變化,沒有任何意義,更需要調查總資產的變化和總負債的變化,存款僅僅是資產中的一個種類。
因為有可能采訪一位千萬富翁,他有很多很多資產,負債也不多,但是他的存款在資產中占比很少,連50萬都沒有。但是你能說他是窮人嗎?又或者說他是一個真正的富人?
這種商業調查,說到底有些嘩眾取寵了。對此,你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