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在距離新疆民豐縣城約70公里的薩勒吾則克鄉,隨著最后一相導線順利跨越和若鐵路、國道315線并抵達188號鐵塔,和田—民豐—且末—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全線貫通,標志著我國最大的750千伏超高壓環網工程——新疆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歷時15年建設實現全線貫通。這項規模宏大、建設艱難的工程,正逐步成為西部能源輸送與經濟發展的新動脈。
2025年7月12日,民豐—且末—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展導線架設作業。
新疆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由9項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分階段施工完成,共建變電站9座、開關站1座,線路總長4197公里。電網延伸覆蓋區域將達到106萬平方公里,接近我國陸地面積的1/9,成為我國最大的750千伏輸電環網。
2025年6月25日,電力員工在且末750千伏變電站開展管母及金具等自檢驗收。
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的建成將全面提升南疆五地州的供電保障能力,支撐南疆產業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預計到2025年,南疆五地州最大用電負荷將超過1400萬千瓦,該工程將為若羌、且末等地的礦產開發、新能源產業發展及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堅實的電力保障,推動塔里木盆地煤電油氣風光儲資源開發,加速能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工程投運后可帶動產業投資超283億元,提供就業崗位超8000個,助力新疆經濟社會發展。
2025年4月27日,巴州—羅布泊—若羌750千伏輸電線路工程在塔克拉瑪干沙漠架設。
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將有力推進南疆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增800萬千瓦新能源接納能力,大幅提升南疆光伏等新能源匯集送出能力,帶動南疆5000萬千瓦新能源發展,保障且末、若羌等地光伏治沙項目并網。同時,工程進一步優化南疆主網架,推動新疆形成“北接南延、西連東送”的750千伏樞紐型電網格局,提升南疆最大供電能力80萬~100萬千瓦。工程將加速新疆電網形成“內供七環網、外送五通道”主網架,打通內部供電“最后一公里”,串聯外送通道“主動脈”,推動新疆與青海大電網互聯互通,提升綠色能源外送能力,服務全國電力保供大局。
2025年3月23日拍攝的和田—民豐—且末—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民豐750千伏變電站。
環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輸變電工程線路幾乎沿我國最大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展開,施工需攻克諸多沙漠難題。從2010年3月巴州750千伏變電站開工建設開始,15年間數萬名電網建設者與沙海搏斗,書寫著“沙退人進”的奇跡。
建設者們針對沙漠流動性大、風力強導致鐵塔基坑易塌方的問題,推出“快速開挖、快速準備、快速澆筑”的“三快”施工法;因地制宜應用新技術、新工藝,在疆內超高壓工程中首次試點螺旋錨基礎施工,實現“零開挖、零棄土、零擾動、零澆筑、零養護”;采用“無人機+集控智能可視化張牽”新型放線技術,降低作業風險。此外,建設者們攻克了昆侖山脈施工難題,精心設計施工方案,確保全線51處跨越作業安全高效。
2024年10月16日,作業人員對巴州—鐵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展走線消缺。
工程也積極促進沙漠化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針對沿線廣泛分布的胡楊林,建設者通過挪動塔位、微調線路、增高鐵塔等措施保障其生長。主體工程建設結束后,還會在鐵塔沿線鋪設草方格,起到固沙作用。僅和田—民豐—且末—若羌一項工程,鋪設草方格就達到48萬平方米。同時,帶動周邊新能源及光伏治沙工程,以光伏陣列作為風沙屏障,降低風速、減少風蝕,用新能源綠洲鎖住黃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