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藝非凡,微信號: efifan
圖文版權歸屬原作者,僅限交流學習
時間看人,角色看功夫。
他愿意等,也愿意熬。
內娛有個不光彩的標簽——“資源咖”。
憑什么他的戲一部接一部?憑什么全是重要角色?憑什么總能跟名導大腕合作?
但觀眾對他的質疑,似乎從未停止過。
倘若你仔細看他干了什么,便會發現另一個版本的答案:
導演讓跳樓他真跳,拍水下戲被憋到昏厥也不喊停;
為了一場撞車戲可以連續十幾次親自上陣;
熱浪滾滾時穿著防火服拍爆炸戲……
只是他自己都沒想到,這樣“不要命”卻還是會被貼上“資源咖”的標簽。
他就是不服輸的“壞小子”——歐豪。
▲ 歐豪
01
從快男走出的“痞帥少年”
2013年夏天,一檔名為《快樂男聲》的選秀節目熱度飆升,那個寸頭、籃球背心、戴耳釘的少年站在舞臺上,一開口就讓人難忘。
他不唱苦情歌,不秀高音技巧,一首《壞壞惹人愛》唱得痞氣十足。
與其他干凈清新的選手不同,他一出場就帶著少年人不馴的倔強,那種“不合群”的張揚,反而讓人記住了他。
歐豪一路“廝殺”,最終拿下全國總決賽的亞軍。
身上的那股勁兒,像極了在風里雨里一路撞進娛樂圈的姿態。
可沒人知道,為了能站上這個舞臺,他熬了太久。
02
不服輸的成長史
歐豪出生在福建平潭的一個普通家庭,小時候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唱歌給很多人聽。
可夢想落地,需要現實支撐。
為了支付藝術學校的高額學費,16歲起他就開始打工。
送外賣、在服裝店賣衣服、替人策劃校園演出。
下雨天從樓梯摔下來,只因為點單遲了幾分鐘被客戶責怪;
夏天在商場門口站一下午,只為發完宣傳單。
別人上學、練琴,他卻在城市的縫隙里,為夢想找一個立足之地。
“我早就學會了靠自己。”
他說這話時,沒什么豪言壯語,卻能讓人聽出一股擰巴又硬氣的骨頭。
也正因為這些經歷,才練就了他“痞帥”背后的底色。
不服輸、不認慫、有點野、還有點溫柔。
03
演員之路
選秀結束后,很多人以為歐豪會繼續走音樂路線,畢竟那是他最初的夢。
但他轉了彎,決定轉行做演員。
“歌手靠聲音,演員靠角色,我想挑戰不一樣的自己。”
對一個非科班出身的人來說,這條路并不容易。
但他似乎從來都不怕吃苦。
從《左耳》開始,歐豪就擺脫了“偶像”的套路標簽。
在片中他飾演叛逆少年張漾,一個痞壞又倔強的角色。
▲ 《左耳》片段
少年氣外殼下是破碎靈魂,他演得真誠,也演得心碎。
憑借這部電影,他正式邁進電影圈,拿到第十六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新演員提名。
而真正讓業內對他另眼相看的,是后來《烈火英雄》中的那場火場溺水戲。
04
“不要命”地演戲
拍《烈火英雄》,歐豪接下的角色是徐小斌,一位年輕的消防員。
他年輕、熱血、不怕死——直到那一場大火真逼到了眼前。
▲ 《烈火英雄》片段
電影中有一場水下求生戲,為了求逼真,劇組安排了一名潛水員藏在水底,用繩子拉住他的腳,制造掙扎感。
原本約定好的安全手勢,是歐豪唯一的“求救按鈕”。
可那天池面漂著厚厚一層油污,水下的潛水員根本看不到他發出的求救信號。
歐豪在水里掙扎了近半分鐘,整個人都快斷氣。
“我是真的以為自己要死在里面了。”
他說完這句,笑得有點輕飄,卻沒人笑得出來。
拍完那場戲,他坐在岸邊,嗆水嗆得不停咳嗽,眼睛通紅,卻一句怨言都沒說。
正是這場戲,把那個一腔孤勇的小兵形象,牢牢刻進了觀眾心里。
有人說他傻,有人覺得他拼過了頭,但他只說:“這才是演員該有的樣子。”
05
沒人看好,但他偏要干
《中國機長》拍攝期間,他飾演副機長徐奕辰。
表面看起來是個“耍帥”的角色,實際上要承受長時間的高強度拍攝。
他每天要戴妝四五個小時,坐在模擬艙里被風筒吹臉,風大到讓口水亂飛,整個嘴都麻了。
▲ 《中國機長》片段
“導演說我那個時候的表情就對了,飛行員遇到空難,大概就那種感覺。”
他是酒精過敏體質,又因長時間帶妝導致滿臉過敏,起了一臉疹子。
他索性不卸妝,把過敏也當作角色的一部分,貼合劇情地演。
別人覺得是受罪,他說:“這都是運氣啊,有戲拍,有角色演,我還挑?”
這一年,他憑這部戲再一次被提名最佳男配角。
沒人再說他是花瓶了,也沒人敢再說他“靠臉吃飯”。
06
演的是戲,也是人生
歐豪演戲沒有固定套路,他不喜歡被貼標簽。
▲ 《刑警的日子》劇照
你以為他只是個陽剛的硬漢?
看看《我和我的祖國》里的梁昌壽,那個偷偷拿出國旗升起的少年,眼神里有熱血也有眼淚,叫人看得紅了眼。
▲ 《我和我的祖國》片段
你以為他只會演正面角色?
再去看《鋌而走險》里那個狠戾、瘋魔、殺氣騰騰的亡命徒。
▲ 《鋌而走險》片段
他的狠不是裝的,而是從心底往外透的冷。
他演小人物也演英雄,演溫柔也演極端。
▲ 《風吹半夏》片段,歐豪主動要求對手戲演員趙麗穎真打
每一個角色,他都死磕到底,咬牙頂著。
不是為了拿獎,不是為了上熱搜,而是為了能把角色演得像個“活人”。
▲ 《北上》片段
“演員能把一個虛構的人,演得讓觀眾信了,那就值了。”
07
贏得的不只角色
在《少年》里,歐豪飾演一個被生活逼到絕境的青年。
導演楊樹鵬拍完后,在片場對他說:“你這種演員,我以后還要用。”
▲ 《少年》幕后,撞車戲拍到第六七條時,歐豪就已經撞傷膝蓋,為了配合導演,愣是拍了十一條
后來陳凱歌導演兩度找他合作,劉偉強導演也第二次點名他出演主角。
黃志忠老師更是私下幫他牽線搭橋,推薦給更多制片人。
▲ 《悟空傳》片段
為什么這么多大導演愿意信任他?
因為歐豪從來不是那種只顧鏡頭里“帥”的演員。
他拍《青禾男高》的動作戲,幾次從五樓跳到一樓,落地后一身是傷,還笑著說:“幸好拍完了。”
▲ 《青禾男高》片段
拍《鋌而走險》那場爆胎失控的飆車戲,他不用替身,自己上車,結果車子直接撞向護欄,車頭報廢,他差點沒下來。
▲ 《鋌而走險》片段
拍完后,他只問:“鏡頭用上了嗎?”
他這份不要命的勁頭,不是作秀,也不是炒作,而是他對角色的尊重。
每一次“死磕”,都是對表演最本真的敬意。
08
有人說他慘,但他甘之如飴
這幾年,有個標簽時不時出現在熱搜上:“歐豪好慘。”
《烈火英雄》里差點真被溺水;
《左耳》里整部戲都是哭戲和打戲;
《少年》里每天都是夜戲、群毆、翻滾……
幾乎每一部作品他都在挑戰極限,從沒說過一句“辛苦”。
▲ 《膽小鬼》片段
甚至被問到:“為什么總演這種悲情角色?”
他笑著說:“那是因為我還沒被人當偶像看,而是把我當演員用了。”
這句話聽著輕松,實則沉甸甸。
因為在這個流量掛帥、濾鏡至上的行業里,能被當“演員”對待,本身就是一種幸運。
而他,用努力配得上這份幸運。
09
不靠熱搜,只靠作品說話
這些年,他鮮少上綜藝,不爭不搶,基本都在劇組里“閉關”。
他從不買熱搜,不搞營銷,也不愿意在社交平臺刻意營業。
他更愿意沉下心來,一部戲一部戲地磨。
▲ 《妖貓傳》片段
“演戲是個安靜的事兒,熱鬧留給舞臺和觀眾。”
正因如此,雖然他沒有“流量頂流”的光環,但卻成了導演眼里穩妥的選擇,觀眾心中可靠的演員。
▲ 《建軍大業》片段
他不怕沒人關注,他怕的是演不好。
他把自己當成工匠,一針一線,不急不躁,把戲演好,才是最大的回報。
10
痞帥不是標簽
從《快樂男生》舞臺上那個戴耳釘、露酒窩的痞氣少年,到如今一個演技在線、角色多變的“硬核演員”。
歐豪的成長,肉眼可見。
▲ 謝霆鋒與歐豪
他沒有刻意洗白當年的“痞帥”人設,也沒有一味追求“硬漢”標簽的重復消費。
他只是讓這些身份自然沉淀成了自己的風格。
▲ 《山月不知心底事》片段
有時是溫柔體貼的哥哥,有時是野心勃勃的少年,有時是為信仰獻身的軍人,有時又是風雨中倔強不倒的小人物。
每一個角色都藏著他的真誠和拼勁,每一個眼神里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 《八佰》片段
他從不認為自己是天賦異稟的演員,他說自己只是“更能吃苦,更愿意花時間而已”。
可正是這種扎實肯干、不卑不亢的“笨辦法”,讓他從一眾流量中走出,成了內娛少見的“演技派生力軍”。
11
不聲不響的堅持者,終會被看到
回望歐豪這10年的路,說起來沒有太多高光時刻,卻也從未“掉線”。
他是那種哪怕不在C位,也會拼盡全力把角色演出分量的人。
你不會被他花哨的營銷吸引,但總會在某個電影或劇集里,被他眼神里透出的真實和倔強打動。
他就像那種最“土”的演員,用時間、傷疤、汗水去換一聲“不錯”。
是的,他不是最紅的那個,但卻是最“扎實”的那一個。
在這個光怪陸離的娛樂世界里,他始終安靜地站在一隅,不動聲色地做著自己,做著演員。
這就足夠了。
有人說:“歐豪是那種走得慢,但走得很穩的人。”
也許一開始沒人在意你付出了什么,但等你真正站在觀眾面前時,他們一定會看到你眼里那些藏不住的火光。
這就是歐豪,一個用作品和堅韌鋪路的演員,一個把夢想當信仰,哪怕荊棘密布也要走到底的倔強男孩。
▲ 《建軍大業》片段
他沒變強,是一直都在拼。
未來一定還會看到更多屬于他的銀幕高光,因為他,從未停下腳步。
如果可以,請進入視頻,點個關注
喜歡視頻就點一下“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