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消息,吉隆坡的七月熱浪裹挾著外交硝煙。當中國外長王毅的專機降落在馬來西亞首都,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等待多時的會面機會終于來臨。這場在東盟外長系列會議間隙展開的接觸,注定不同尋常——畢竟這位美國首席外交官的名字,至今仍列在中方制裁名單之上。2020年因涉疆、涉港問題兩度被中國實施制裁的魯比奧,此刻站在外交舞臺的聚光燈下,身影卻帶著無形的鐐銬。
此時的特朗普政府正揮舞著貿易大棒。就在會議召開前夕,白宮宣布自8月1日起對14個國家征收25%-40%的高額關稅,其中6個東盟國家赫然在列,連東道主馬來西亞都未能幸免。這份關稅清單如同陰影籠罩著以“包容性和可持續性”為主題的東盟系列會議。7月8日至11日短短四天里,35個國家的外長和1500名代表將密集舉行24場部長級會議,從審議《東盟共同體愿景2045》到推進東帝汶加入東盟的程序,區域合作議題本已繁重,如今更添關稅陰云。
魯比奧(資料圖)
魯比奧的困境不僅于此。作為特朗普第二任期首訪亞洲的最高級別官員,他肩負著向地區伙伴傳遞“美國承諾”的重任。然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正在東南亞引發震動:越南申請加入金磚、新加坡擴大數字人民幣結算,這些動向無聲訴說著地區國家的選擇。更棘手的是,魯比奧原定在參加東盟會議前先行訪問日韓的計劃,因以色列總理突訪華盛頓而擱淺——身兼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他必須處理加沙停火事務。諷刺的是,特朗普最新關稅令中,日韓恰恰首當其沖,日本商品的“對等關稅”更被加碼至25%。
當魯比奧在記者面前謹慎表示“或許我們會見面”時,字里行間透露出的是五年制裁累積的堅冰。這場來之不易的會晤,雙方將直面五組關鍵議題的博弈。首當其沖的是貿易政策交鋒,特朗普自四月以來不斷釋放的單邊主義信號,已讓全球經貿充滿不確定性。而在科技領域,中國對軍用級稀土的出口管控已讓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的F-35生產線暫停,特斯拉電池成本飆升35%,魯比奧勢必要討價還價。
魯比奧(資料圖)
主權議題更是避不開的焦點。作為長期操弄臺海、南海問題的反華政客,魯比奧必將聽到中方對“一個中國原則”的嚴正重申,以及對美國聯合多國在南海軍事挑釁的強烈抗議。而在烏克蘭問題上,美方可能要求中方“約束俄羅斯”,但中國勸和促談的立場不會動搖。王毅在東盟外長會上那句“絕不允許把地緣沖突引入亞洲家園”的警告猶在耳畔,中國已率先表態愿簽《東南亞無核武器條約》議定書,為地區安全樹立新標桿。
最微妙的莫過于制裁問題本身。中方“被制裁者無對話資格”的原則像一堵高墻,使這次接觸很可能以“非正式”形式進行。魯比奧需要展示足夠誠意,才可能為未來訪華鋪路——畢竟若特朗普訪華成行,國務卿被拒之門外的場景將是外交史上的荒誕劇。而東南亞各國悄然轉向的姿態,更讓魯比奧的斡旋空間愈發逼仄。
魯比奧與特朗普(資料圖)
當王毅在東盟講壇宣告亞洲是和平家園而非博弈棋局時,中國用簽署無核條約議定書的實際行動守護共同家園。而魯比奧帶來的“印太承諾”,卻在關稅清單的陰影下顯得蒼白。吉隆坡的這場會面,不僅關乎一位美國國務卿能否解開自身制裁困局,更折射出新形勢下大國相處的微妙平衡。在貿易保護主義寒流中,唯有真誠尊重與平等相待,才能讓兩個大國解開復雜的繩結——此刻東南亞各國轉向金磚與人民幣的步伐,已然為未來格局寫下無聲的注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