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能源汽車正在進行新一輪的產業升級,而稀土永磁與固態電池正成為驅動行業變革的雙引擎。
稀土永磁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風電設備等的核心材料,其稀缺性與技術壁壘日益凸顯;而固態電池憑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和快速充電能力以及優異的循環性能和低溫適應性,被視為下一代電池技術的終極解決方案。
隨著稀土出口管制政策深化與固態電池量產節點臨近,兩大領域的協同發展正開啟萬億級市場空間。
那么,這新一輪的產業發展浪潮中,手握稀土和固態電池雙引擎的公司有望得到資金的瘋狂搶籌。
經過深度梳理和挖掘,在稀土+固態電池領域實現雙引擎深度布局的公司只有 9 家。
第一家:廈門鎢業(600549)
公司亮點:全球鎢材料龍頭,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稀土磁性材料市占率國內前三,2024年新能源材料業務收入占比提升至45%。
在稀土永磁布局:構建 “稀土開采 - 分離 - 磁性材料” 全產業鏈,年產高性能釹鐵硼磁體超1.5萬噸,廣泛應用于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特斯拉上海工廠供應商)。
固態電池突破:子公司廈鎢新能實現固態電池正極材料(LiNiCoMnO?)與氧化物電解質的批量生產,已與欣旺達動力簽署萬噸級供貨協議,2025 年產能規劃達5萬噸。
機構動態:實控人為地方國資委,北向資金一季度重倉3500萬股,加倉148萬股。
第二家:格林美(002340):動力電池回收龍頭
公司亮點:公司是動力電池回收龍頭,擁有中國最完整的稀有金屬資源化循環產業鏈,前驅體產銷規模全球領先,已進入寧德時代、比亞迪供應鏈。參與制定 400 余項國家 / 行業標準
稀土永磁技術:獨創 “定向修復 + 元素補充” 稀土回收工藝,從廢舊磁體中提取稀土純度達 99.99%,年回收稀土氧化物超3000噸,服務金力永磁等頭部企業。
固態電池進展:富鋰錳基正極材料(能量密度≥300Wh/kg)實現噸級出貨,超高鎳正極(Ni91)通過寧德時代認證,2025 年計劃建設10萬噸固態電池材料產線。
機構動態:北向資金一季度重倉1.05億股
第三家:中國寶安(000009)全球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龍頭企業
企業亮點:子公司貝特瑞為全球負極材料龍頭,2024 年研發投入超 15 億元,固態電池材料專利數量居行業首位,客戶覆蓋松下、SK On 等國際巨頭。
稀土永磁布局:通過參股贛州鑫磊(持股 49%)涉足稀土開采及釹鐵硼制造,贛州鑫磊年產能 5000 噸,產品應用于伺服電機、工業機器人領域。
固態電池核心:子公司貝特瑞構建 “硅基負極 + 硫化物電解質” 技術路線,硅基負極首效容量超 4200mAh/g,已適配蔚來150kWh固態電池包,2025 年目標產能 2 萬噸。
第四家:科恒股份(300340)
公司亮點:鋰電正極材料和設備龍頭,主持制定 20 余項行業標準,2024 年新能源材料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120%,產能利用率超 90%。
稀土永磁業務:稀土發光材料市占率國內前五,開發出 Eu3?激活紅色熒光粉,光效提升 20%,應用于 Mini LED 背光模組(京東方供應商)。
固態電池材料:三元正極材料(NCM811)壓實密度≥3.8g/cm3,適配半固態電池,2024 年向國軒高科供貨超5000 噸,毛利率達 28%。
第五家:有研新材(600206)
企業亮點:高純濺射靶材龍頭,擁有稀土與集成電路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024 年承擔科技部固態電池專項課題,研發投入強度達 12%。
稀土永磁產能:高性能釹鐵硼磁體年產能5000噸,采用晶界擴散技術降低重稀土用量 30%,產品用于風電變流器(金風科技供應商)。
固態電池突破:開發出開發出 Li?La?Zr?O??(LLZO)氧化物電解質,離子電導率達 103 S/cm,小批量供貨輝能科技,2025 年規劃建設2000噸電解質產線
第六家:中鋼天源(002057)
公司亮點:錳基材料龍頭,擁有6個國家級創新平臺,磁性材料檢測服務覆蓋全球500強企業,2024 年入選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
稀土永磁布局:年產稀土永磁器件 1800噸,采用HDDR工藝制備各向同性磁粉,磁能積達 45MGOe,應用于軍工微特電機。
固態電池技術:開發出 LiFePO?/C 復合正極材料,適配固態電池低溫性能需求,在電動船舶領域實現示范應用,2024 年相關收入突破 1 億元。
第七家:東方鋯業(002167)
公司亮點:全球鋯制品全產業鏈龍頭,鋯英砂自給率達 70%,2024 年海外收入占比 62%,抗周期能力突出。
稀土資源儲備:旗下澳洲東鋯礦含REO 約 15 萬噸,主要為輕稀土,2024 年啟動年產 5000 噸稀土分離項目,預計 2025Q4 投產。
固態電池材料:年產 1500 噸氧化鋯(純度 99.99%),用于制備 Li?La?Zr?O??電解質,已通過寧德時代認證,2024 年供貨量超 800 噸。
第八家:三祥新材(603663)
公司亮點:國家專精特新 “小巨人”,氧化鋯陶瓷材料國內市占率前三,客戶覆蓋三星、華為,2024 年研發投入強度達 8.5%。
稀土永磁布局:參股遼寧華鋯(持股 30%),涉及稀土氧化物分離業務,2024 年權益產量約 1000 噸,主要供應北方稀土。
固態電池進展:開發出鋯基固態電解質,離子傳導率達 10?? S/cm,向清陶能源、衛藍新能源送樣測試,2025 年計劃建設 1000 噸產線。
第九家:安泰科技(000969)
公司亮點:央企控股的新材料平臺,擁有3家國家單項冠軍企業,2024 年軍工配套業務收入同比增長 90%,毛利率達 45%。
稀土永磁產能:釹鐵硼磁體年產能1.2萬噸,采用薄帶快淬技術生產納米晶磁芯,鐵損降低 40%,應用于新能源汽車 OBC 模塊。
固態電池關聯:參股公司安泰創明開發近室溫固態儲氫材料(MgH?基),儲氫密度達 6.0wt%,已適配宇通氫燃料電池客車,2024 年實現量產。
以上觀點不構成任何操作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本報,告基于獨立、客觀、公正和審慎的原則制作,信息均來源于公開資料,本公司對這些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