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塞爾的官員撕下7月9日的日歷頁,指尖劃過被紅圈標記的“7月24日”——這個原定在北京舉行的中歐經貿高層對話日期,已被粗暴地打上黑叉。
而就在20天前,歐盟剛把中國醫療企業踢出500萬歐元以上的招標項目。
北京商務部里,打印機吐出一份標著“財庫〔2025〕19號”的紅頭文件,對歐盟醫療器械采購的限制措施墨跡未干。中歐每年7858億美元的貿易巨輪,竟被政治小算盤逼入暗礁區!
歐盟三記“背刺”:從毀約到封殺
時間線揭開單邊霸凌真相:6月20日,歐盟委員會援引《國際采購工具》,宣布限制中國企業參與500萬歐元以上的醫療器械公共采購,首批封殺名單涵蓋西門子、飛利浦的競爭對手。
7月初,歐盟單方面取消原定7月24日在北京舉行的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借口“貿易議題需前置推進”,實質撕毀磋商承諾。
持續挑釁,歐盟貿易委員放風稱“考慮將中國電動車關稅升至45%”,無視中方提出的每輛車3萬歐元最低價和解方案。
更諷刺的是雙標操作:就在6月,歐盟剛獲中國稀土供應“綠色通道”,條件是僅用于民用領域。但轉身就在G7會議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與美國密謀“關鍵資源去中國化”,上演現實版過河拆橋。
中方一招反殺:4500萬門檻下的精準狙擊
7月6日,中國財政部亮劍:“采購預算4500萬元以上的醫療器械,排除歐盟企業參與;非歐盟企業供貨,歐盟產品占比禁超50%”。
這記反擊狠在何處?首先是對等封喉:4500萬元人民幣(約570萬歐元)直懟歐盟500萬歐元門檻,刀鋒精準扎向西門子、飛利浦等巨頭的高端影像設備——核磁共振儀、CT機等毛利超60%的拳頭產品。
其次是網開一面:明確豁免在華歐資企業(如西門子深圳工廠),且已中標項目可繼續履約,給歐盟留足轉圜余地。
最后是國產替代底氣:中國千萬元以上大型醫療設備國產化率已達30%-50%,聯影醫療的CT機、東軟醫療的核磁共振儀正批量進入三甲醫院。廣州醫院管理者直言:“不進口,我們一半需求也能自給!”
7858億貿易體的荒謬裂痕:歐盟在怕什么?
布魯塞爾智庫報告泄露焦慮:“若不限制中國新能源產品,2030年前歐盟企業將喪失40%市場份額”。
這種恐懼催生三大昏招:首先電動車圍堵,強逼中國車企接受“在歐最低售價”,卻拒絕中方市場化解決方案;其次產業鏈綁架:要求中國共享電池回收技術,變相掠奪知識產權;最后政治投機:外長王毅訪歐時,歐盟代表卡拉斯在4小時會談中,硬扯俄烏問題施壓中國“選邊站”。
殊不知貿易紐帶早已血脈相連!2025年一季度中歐貿易額達1.3萬億元,平均每分鐘超1000萬元;72%的包、51.7%的進口車來自歐盟,中國電動車對歐出口逆勢增7.7%;10億歐元白蘭地市場遭反制:中方對法征收34.9%關稅,人頭馬緊急簽“最低價格承諾”保命。
誰在流血?關稅鐮刀下的真實輸家
歐盟企業已痛到骨髓:西門子醫療股價單周暴跌4.5%,分析師警告:“失去中國三甲醫院訂單,等于自斷增長引擎!”
法國酒商哭暈,人頭馬因價格承諾利潤縮水15%,未簽約酒莊面臨34.9%關稅滅頂之災;德國汽車反噬,中國一季度進口歐盟乘用車51.7%,若電動車戰升級,寶馬奧迪將失最大金主。
而中國產業鏈正加速突圍:中歐班列新增“醫療器械專列”,義烏CT機部件直通匈牙利組裝,繞開歐盟壁壘;沙特豪擲50億美元引進中國醫療生產線,歐盟高端設備壟斷神話徹底粉碎。
布魯塞爾的會議室里,歐盟貿易代表攥著中方反制文件冷汗涔涔;上海聯影車間內,國產CT機以每分鐘一臺的速度下線;法國干邑酒窖中,滯銷白蘭地堆積如山……
所謂貿易霸凌,終是作繭自縛的七傷拳——當歐盟用500萬歐元門檻封殺中國企業時,西門子的千億訂單正從指縫溜走;當中國以4500萬元紅線反制時,國產醫療設備已撕開高端市場鐵幕。
歷史終將證明:背棄共生鏈條的賭徒,終將被鏈條絞殺!
正如歐洲小酒莊主那句醉話:“砍向伙伴的刀,刀刃永遠朝著自己錢包。”對此你們是怎么看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