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在《人與永恒》里寫過:“人在世上,總要承擔點什么,但若背負的全是過去的塵埃和未來的焦慮,就很難邁開腳步。
尤其男人,不順的時候,肩上像壓著石頭,腳下像踩著泥,這時候最該做的,不是硬扛,是先把背上那些沒用的包袱扔了。”
深以為然。誰沒見過這樣的男人?生意賠了,就天天對著酒瓶念叨“當初要是不投就好了”;工作遇挫了,就把自己關在家里,誰說勸都聽不進去;明明手頭緊,卻非要打腫臉充胖子,請人吃飯非要點最貴的。
老話說“屋漏偏逢連夜雨”,不順的時候,壞運氣就像追著跑,你越背著沉重的包袱,越跑不動。這時候,主動甩掉這3樣東西,才能輕裝上陣,慢慢把日子扳回來。
一、 沉溺在過去的懊悔里,老話講“好漢不提當年勇”,總盯著過去的坑,就邁不開往前的步
我認識的老王,前幾年開飯館虧了二十萬,從那以后就像變了個人。
朋友約他出去找活兒,他總說:“算了,我這輩子就這樣了,當初要是聽我老婆的,安安穩穩上班,哪會有這事?”家里人勸他擺個地攤先試試,他又嘆著氣:“丟不起那人,想當年我也是開著小車進出的老板。”
就這么懊悔來懊悔去,三年過去了,他還是窩在家里,頭發白了不少,脾氣也越來越差。老婆跟我念叨:“他不是敗給了那二十萬,是敗給了自己那點念想,總想著‘如果當初’,就過不好‘眼下’。”
想起村里老人常說:“覆水難收,過去的事,就像潑出去的水,再怎么念叨也回不來。”男人不順的時候,最忌抱著“我當初要是……”不放,錯了就認,虧了就扛,總回頭看,腳下的路就容易走歪。老話講“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把懊悔的力氣省下來,想想明天該干啥,才是正經事。
二、 聽不進勸的固執,老話說“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把自己關在牛角尖里,路只會越走越窄
前陣子表弟換工作,面試了好幾家都碰壁,要么嫌他經驗不夠,要么說他專業不對口。
我跟他說:“要不先從基礎崗做起,積累點經驗再說?”他脖子一梗:“我好歹是本科畢業,干那些初中生都能做的活,丟不丟人?”他爸勸他:“要不跟你叔學個手藝,現在技術工挺吃香的。”他直接摔了筷子:“你們懂啥,我有我的規劃!”
結果呢?在家待了大半年,錢越花越少,脾氣越來越大,后來還是他姑托人,給他找了個技術崗的學徒,干了倆月,才慢慢順過來。他后來跟我說:“那時候就是太犟,總覺得別人的話都是害我,其實人家是真心想幫我。”
想起我爺爺常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人在不順的時候,腦子就像被霧蒙住了,自己看不清路,這時候旁人的勸,哪怕不好聽,也可能是個提醒。男人嘛,難免有點傲氣,但傲氣不等于固執。老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能聽進勸,不是慫,是聰明,知道借別人的眼睛,看清自己的路。總把別人的話當耳旁風,最后只會把自己逼到死胡同里。
三、 死要面子的虛榮,老話說“死要面子活受罪”,把面子看得比日子重,只會壓垮自己
小區的李哥,前幾年做生意賺了點錢,出門總愛穿名牌,吃飯非去大飯店,親戚朋友誰有困難,他都搶著買單,覺得這樣才有面子。
去年他項目黃了,資金鏈斷了,手里沒多少現錢,可還是改不了老習慣。孩子上學要交學費,他寧愿去借高利貸,也不肯跟親戚開口周轉;朋友請他吃飯,他非搶著買單,回家卻跟老婆吵架,嫌她不體諒。
有次我跟他喝酒,他紅著眼說:“我就怕別人看不起我,覺得我落魄了。”我跟他說:“老話講‘大丈夫能屈能伸’,面子這東西,是給別人看的,日子才是自己過的。你現在都快揭不開鍋了,還端著那架子干啥?”
后來他聽了勸,跟親戚坦白了難處,大家湊了點錢幫他周轉,他自己也放下身段,去跑網約車,慢慢把債還上了。他說:“以前總覺得面子比啥都重要,后來才明白,能扛事、能彎腰的男人,才有真面子。”
老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男人這輩子,誰還沒遇到過坎兒?不順的時候,別總想著“為什么是我”,多想想“我該怎么辦”。
甩掉沉溺過去的懊悔,才能看清前面的路;甩掉聽不進勸的固執,才能借到旁邊的力;甩掉死要面子的虛榮,才能卸下身上的重。這三樣東西,看著不起眼,卻像綁在腳上的石頭,你不主動甩掉,它就會跟著你,讓你越走越累。
男人嘛,能扛事是本事,懂變通是智慧。不順的時候,學會輕裝上陣,才能在轉彎的時候,走得更穩當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