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未出閣少女白藕般的手臂上總會看到點一顆鮮艷的紅痣,它是驗證女人貞操,是否是處女的標志,叫“守宮砂”。不明就理的人,以為“守宮”就是守住那神圣的一方妙處。但是,這種東西真得能證明女人是否有過做愛嗎?
守宮砂的歷史
晉朝《博物志》中記載:如果用朱砂喂養壁虎,壁虎全身會變赤。吃滿七斤朱砂后,把壁虎搗爛并千錘萬杵,然后用其點女人的肢體,顏色不會褪。只有在發生做愛后,其顏色才會變淡消褪,是以稱其為“守宮砂”。有了這種傳說中絕妙且簡單的能代表女子“貞操”的方法,也不管其是否真實,一些朝代便把選進宮的女子點上“守宮砂”,作為其是否有了犯淫、犯戒的標志。
守宮砂也許不科學
有專家說,既然“守宮砂”是人為加上去的,而非女子天生的,在未婚女性身上尋找所謂的“守宮砂”,只能說明其人的無聊與無知。同樣道理,有無“守宮砂”與處女膜是否完整也毫無關系,更不能說明是否發生過做愛行為。憑“守宮砂”的有無來判斷是否處女是沒有道理的。
守宮砂其實很神秘
雖然從客觀的科學上來說,守宮砂的確無法證明女人的處女身。但實際上真正的守宮砂已經絕跡,人們無法在找到那一點神秘的鮮紅。其實,雖然它是點在手臂上,如果光用某些東西沖洗、摩擦是不會掉的,只有女子做愛破身后才會消失,并且無法再點上。故此,守宮砂仍然是個迷,并沒有真正被解開。
貞操帶是放置女性偷偷做愛的“刑具”,也有個別是給男人穿的。這種東西在古代的西方很盛行,而所謂性封閉的中國古代卻并不多見。
中國歷史上沒有歐洲那種貞操帶的記載。近代作家周作人一九三二年發表過一篇專談貞操帶的文章,據他考證,中國與歐洲貞操帶能夠媲美的有兩件東西,一是窮绔(同“褲”字),一是守宮。都是防備女性做愛,保持貞操的東西。
《漢書》卷九十七《外戚傳》記載:漢昭帝時,國舅霍光想讓皇帝只寵幸皇后并生下兒子,于是左右迎合其意,要求其他嬪妃必須穿上窮绔,并且不得接近皇帝。
這里提到窮绔,指前后均有東西擋住,而且系帶很多的一種內褲,不方便解下。此事發生在公元前一世紀。“窮绔”不過是厚實一些的織物或皮制品。
2001年起,在中國各大城市巡回舉辦的“生殖健康與性文化科普教育展”,展出一條晚清中國的青銅貞操帶。可以肯定,中國晚清存在貞操帶是個別現象。如果較為普遍,即使在大戶人家秘密地有限流行,也會在各種記載中有所透露。
小貼士
亦作“窮褲”。一種有前后襠系著固密的褲子。后泛指有襠褲。《漢書·外戚傳上·孝昭上官皇后》:“光(霍光)欲皇后擅寵有子,帝時體不安,左右及醫皆阿意,言宜禁內,雖宮人使令皆為窮絝,多其帶。”顏師古注:“服虔曰:‘窮絝有前后當,不得交通也。’使令,所使之人也。絝,古袴字也。窮絝,即今之緄襠袴也。”宋趙與虤《娛書堂詩話》卷上:“古樂府云:‘愛惜加窮袴,防閑托守宮。’《冷齋夜話》云:‘窮袴,漢時語,今襠袴也。’”清趙翼《新晴民皆跨街曬衣》詩:“積雨初晴衣共曬,街懸窮袴裲襠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