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92年,11歲的張嫣,嫁給了自己親的親舅舅劉盈。在洞房的婚床上,漢惠帝劉盈抱著外甥女,那時鼻子眼眶子都發酸,他對張嫣說“沒人的時候,你還叫我舅舅,舅舅永遠不會傷害嫣兒!”
劉盈和張嫣的婚姻,在普通百姓看來也是有悖綱常倫理的,然而在呂太后的操縱下,這樣荒唐可笑的婚事就這樣光明正大的發生了。
劉盈少年即位,朝堂上的生殺大權實際上都握在呂太后的手上,他當了皇帝也仍舊是弱小的孩童。
在政治野心面前,呂太后把自己的親兒子劉盈也當作棋子,只有聽從的呂太后的命令,才能保證安然無恙。
年僅11歲的張嫣就更加沒有話語權了,她是呂太后的外孫女,身上流著呂氏的血脈,只能為呂氏的繁榮犧牲。
張嫣成婚時,連嫁人的概念都一知半解,只知道呂太后吩咐她這么做,張嫣就聽從外祖母的命令。
身量還未長成的張嫣,連穿上喜服都很勉強,那身為她量身定制的華貴衣裳,總是有些不合時宜的怪異之感。
身邊的侍女仆從全部都低著頭不敢出聲,默默為張嫣的婚禮做準備。然而聰慧的張嫣能從那模糊的銅鏡中看到,不時有人偷偷抬起頭打量她。
張嫣能感受到那種如芒在背的緊張,她想問為什么,為什么同齡的孩子去讀書,自己卻嫁去皇宮;為何劉盈明明是自己的親舅舅,卻還要多一個丈夫的稱呼。
張嫣不明白,也不敢問,在宮廷中長大,見多了朝堂爭斗,張嫣明白了普通人都不明白的道理:在宮廷權力爭斗的中心,不明白的事情最好不要懂。
層層疊疊的紅綢遮住了張嫣的視線,卻沒有擋住那些細細簌簌的議論聲。張嫣聽到很多人在說話,有人說這婚事是孽緣,有人同情有人譏諷,有人叱罵有人嘲笑。
張嫣聽著聽著,害怕和擔憂涌上心頭。呂太后告訴她,完成這個儀式,她就能成為大漢朝最尊貴的人,以后只有高興的事情,然而那些聲音告訴她,這條路的盡頭是混亂,她終會撞得頭破血流。
洞房之中,張嫣偷看她的舅舅劉盈,呂太后叮囑他,以后她要把舅舅當作丈夫。劉盈滿臉愁容,身上蒙著一道陰影,張嫣突然明白,他們兩人陷入了同樣艱難的處境。
一切喧囂和熱鬧落幕,人們給劉盈和張嫣留下濃重的陰影。張嫣忍不住向此時唯一的親人靠近,輕輕地告訴劉盈她的恐懼和擔憂。
劉盈一瞬間哽咽了,帝王風范提醒著他,他不再是個孩子,不能哭哭啼啼。劉盈像小時候那樣,抱著張嫣輕輕拍著她的肩膀。
“嫣兒別怕,我永遠是你的舅舅,不會傷害你。”兩人同為政治陰謀的受難者,在皇宮中掙扎求生。
呂太后偏執的權力欲望不斷膨脹,她讓自己的兒子劉盈當皇帝,讓自己的外孫女張嫣當皇后,還要制造出一個繼承呂氏血脈的后人。
張嫣年紀幼小,跟劉盈又是血緣關系極近的血親,于是呂太后另辟蹊徑,強迫劉盈寵幸宮女,待宮女懷孕后,就讓張嫣假裝懷孕,抱養宮女的孩子。
這種簡陋的騙局根本騙不了任何人,可是只要明面上順理成章,呂太后能大肆攬權。
劉盈整日生活在呂太后的壓迫下,周圍圍繞的盡是呂太后的傀儡,他想要掙扎,最后卻發現無力逃脫。
只有張嫣能稍微理解劉盈苦悶,可是二人同病相憐,劉盈也無法向比自己年幼的孩子傾訴或者求救。
在這樣暗無天日的壓抑生活中,劉盈借酒消愁,最后郁郁而終,他唯一做到事情,就是從未傷害張嫣。
張嫣在暗流涌動的后宮中心,做著那只有名聲的皇后,她清楚呂太后的百般算計,明白劉盈的自我放逐,深知自己的無可奈何。
劉盈去世后,張嫣沒有成為太后,依然在皇后的位子上,呂太后臨朝稱制,張嫣默默看著這個帝國的更替。
在張嫣居住的幽靜宮殿內,張嫣有時登高望遠,看著遠處的萬家燈火,心想若是生在平常人家,她和劉盈或許是和睦的舅甥,也許當張嫣出嫁時,劉盈會送上自己的祝福。
張嫣在皇宮中寂寥的度過了自己的一生,最后在病中離世,死后與劉盈合葬,在冰冷皇宮內,他們是彼此唯一能得到溫情的親人。收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