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冰川、峽灣,是南極大陸的標配,也吸引力眾多游客前往,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去年,游客數量已經猛增到了12.5萬人。
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制止,那大家口中的“地球最后一塊凈土”怕是也要遭重了……
南極旅游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已經興起,不過當時受到技術條件的限制,能夠前往的游客人數寥寥。
隨著科技和網絡的發達,這里成了不少游客的夢想,尤其是一些網紅從中嗅到了商機,在南極開一場直播,確實吸粉不少。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出發前往南極旅游,和企鵝拍照,在冰川下喝葡萄酒,好不愜意。
這樣做的后果就是南極環境遭到了不可避免的破壞。
人類帶去的微生物和動物很可能打破了原有的生態平衡,投放的垃圾和郵輪產生的廢氣都在污染這里的環境。
盡管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人類活動對南極造成的負面影響,但很顯然,保護南極已經刻不容緩。
幸運的是,已經有科學家意識到了這一點,并且在網上公開發文呼吁保護南極。
而就在此前,決定南極洲人類活動準則的國家在意大利召開會議,商討了如何管理南極旅游業的相關問題。
在不少人看來,去南極旅游無可厚非,但前提是不能破壞環境。
那該怎么做呢?與會者給出了多個辦法。
比如加稅,給每個前往南極觀光的游客增加旅游稅,這樣就會加大開支,減少出行的預期。
此外,還可以通過發放旅行卡的方式限制進入南極的游客數量。
還要加強對游客的環保態度審查,對于那些喜歡鋪張浪費、亂丟垃圾的游客,就該果斷說不。
只是,這些措施聽起來不錯,但實際效果恐怕又非常一般。
因為能去南極的基本都是有錢人,有錢人顯然并不在意這點稅收的開支,至于環保,對于西方人就更沒有束縛了,他們也就是打著環保的名義斂財。
而且人類目下還沒有在南極建立明確的組織機構,也無法有效限制游客的進出,只能說要想保護南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歸根結底是讓全民加強環保教育,提高環保意識,這才是最長遠的解決辦法。
這兩年,地球正在經歷罕見的高溫,多地最高溫度已經突破了有記錄以來的極值,而全球變暖的直接后果就是南極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這對南極環境來說同樣壓力巨大。
所以,與其苦苦思索辦法解決南極游客增長問題,不如每個人都身體力行,從身邊小事做起保護環境,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我們也有理由守護好南極這片最后的凈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