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從印巴和伊以沖突說起……
特朗普上臺后的這近半年時間,這個世界可謂是一個高潮跟著一個高潮,以至于連筆者這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主兒,都有些審美疲勞了。
比如強推“俄烏停火”,筆者稱之為“美俄茍合”。還有關稅大戰啊,“特(朗普)馬(斯克)離婚”等等,當然最具轟動效果的就是印巴和伊以這兩場沖突。
猶如不能割裂看歷史一樣,印巴和伊以這兩場沖突實則也是如此的。所以這第一個問題就是:為何會突然爆發這兩場沖突?
筆者的答案就是:因特朗普搞出的“美俄茍合”,也就是特朗普非要梗著脖子,叫停俄烏沖突。自然這就遭到了利益相關方的不滿,而引發反彈了。
比如,歐洲和烏克蘭,打死也不同意停火。因為一旦停火了,那么受損最嚴重的毫無疑問就是這兩位。
還比如印度,也是對停火強烈不滿的,莫迪還如何靠倒賣俄羅斯的石油賺錢?所謂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
當然還有伊朗、土耳其、沙特、埃及等中東國家。一旦俄烏停火后,就等于美國騰出手來,能集中力量支持以色列了,全部壓力立馬就轉移到中東這里來了,哪如這么兩線牽制著,玩得更絲滑對不對?
所以筆者當時就斷言,特朗普強推“俄烏停火”是反大勢而動,玩不成的。果然在這種背景下,爆發了這兩場沖突,用事實證明:特朗普想抽身俄烏,全力搞定中東的圖謀,徹底失敗了。
也許有人會問,在南亞大陸上的印巴沖突,也屬于中東沖突的一環?必然是了!巴基斯坦是不是背靠伊朗,接連著中東?
至于印度為何同意搞起來,筆者之前說過了,概率來言就是,一則美國承諾了印度潑天富貴。
二則莫迪誤判了形勢,認為在中美關稅戰下,美俄茍且能成功,正是刺穿一帶一路(中巴經濟走廊)的天賜良機,結果悲劇了……
就這樣,隨著印巴和伊以沖突的結束,特朗普心里這個苦,雖表面上特朗普宣稱“贏麻了”,但實在身體卻很誠實,不得不低著腦瓜子,又回到了俄烏戰場。
其二:特朗普的終極目標
這就是為何特朗普近期突然宣稱,對普京很不滿意,并開始對烏克蘭重新啟動援助的原因——很明顯,特朗普在別的地方都碰壁了,哪怕他號稱“川皇”,也斗不過“全球大勢”。
顯然這時,就又出現了第二個問題:特朗普為何非要逆“全球大勢”而動,搞俄烏停火呢?
筆者認為,這無關美國兩黨內斗,比如俄烏沖突是民主黨的“生意”云云,更跟特朗普的競選承諾無關,而是特朗普的一種“迂回戰術”。
三年的俄烏沖突已證明了,在正面戰場上干不動俄羅斯,特朗普就另辟蹊徑,用“美俄茍且”為籌碼,一則試圖離間中俄。
二則,尋求在伊朗破局,只要伊朗跪了,那么美國就能進入高加索地區,在俄羅斯后方再開一桌,再加上正面戰場,實施兩線夾擊,如此一來則俄羅斯就大勢已去了。
同時伊朗一旦下跪,美國也就等于重新掌控了中東,打垮了伊斯蘭世界,下一步美西方勢力必然會自中國西北方,長驅直入遠東地區等,而在中國的東南方,則是日本、韓國、菲律賓等聯動,在西南方是印度遙相呼應……
且最為要命的是,美西方就是不跟中國開打熱戰,就是擺出這樣一個“十面埋伏”的鐵桶陣,死死圍困住中國。
那時由于俄羅斯和中東已失,中國的能源等,也就等于被卡住了脖子,再加上一帶一路也被破了局——敢問,咱該如何接招啊?
所以,特朗普的終極目標,其實跟拜登一樣,折騰來折騰去還是劍指中國。所謂想盡一切辦法也要把中國搞成菜單,端上餐桌的……
這就是為何自特朗普第二次上臺以后,筆者就經常發文提醒:千萬不要小看到了特朗普,別覺得他是網紅做派,而忘了人家是實錘的美國總統,能坐上這個寶座的人,豈能是如咱眼見的那樣“低能”……
其三:重返俄烏棋局
好在,特朗普終究高估了美國,畢竟如今的美國不再是克林頓時期那樣無敵天下的存在了。也就是說:美國如今的實力,支撐不起其野心了。所以遭到一系列阻擊后,特朗普這才無奈的重返“俄烏棋局”了……
據報道,美國發出了聲明,內容主要包含以下兩點。
第一個是:美國向烏克蘭提供新型、進攻型武器,費用由北約、歐盟支出。
第二個是:美國國會也將對俄羅斯發起制裁法案,是由參議員格林厄姆提出的,內容重點是:參議院即將通過一項嚴厲制裁——不僅針對俄羅斯,還針對中國和印度等購買俄羅斯能源產品,為普京戰爭機器提供資金……
同時,還據路透社消息:特朗普即將動用其總統權力,從美國國庫中向烏克蘭運送武器……
而特朗普也大嘴一咧表示:下周一(7月14日)將發布有關俄羅斯的“重大聲明”!
至此,就又產生了第三個問題:特朗普此番重返俄烏棋局,還是如拜登時期一樣,本質上是“劍指中國”嗎?
筆者的答案是否定的。因為越來越多跡象表明:歐洲和俄羅斯,至少有一個——當然也不排除這倆一起成為“菜單”。
一則,已在前文分析了,特朗普之所以搞“美俄茍且”,是因在俄烏正面戰場打不過,或說就是為了牽制住雙方,不要讓俄羅斯和歐洲,在中美博弈中當最后的“摘桃者”。
結果,無論拜登的正面硬剛,還是特朗普的陰險迂回,都遭到失敗后,不得不重返俄烏戰場的。
也就是說:無論拜登時期烏克蘭優先,還是特朗普中東優先,本質上都是針對中國而來,結果卻都撞了滿頭大包,所謂此路不通。這說明了美國想把中國當菜單吃掉,已徹底失敗了!
所以,美國必然轉變戰略,既然我吃不掉中國,那此次回歸就必然是奔著吃歐洲或俄羅斯而來的。比如,美國提供武器,歐盟出錢,甚至不排除還會出兵,這是不是表明了美國把歐盟當成菜單了?
二則,俄羅斯之所以一直坐在餐桌前,沒變成“菜單”,是因中國為首的南方國家給予的支持,其中尤其是中國,對俄羅斯的經濟托底。
也就是說,中國目前已經放出話來了:俄羅斯不能戰敗。
而美國則是表現出一種,歐盟(北約)不能贏的姿態——否則為何美國不出兵?特朗普又為何要搞俄烏茍且?
這等于是如今中美之間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或說達到了一種平衡:雙方誰也不能敗,或說雙方誰也不能贏!
若這種平衡長久維持下去,那自然俄羅斯和歐洲,就雙雙悲催的進入菜單了——除非中美的這種平衡被打破,分出了高下。
不過從短期來看,筆者是持悲觀態度的。即,中美博弈還將持續且長久進行,不可能短期結束的。所以才說:至少有一個將會成為“菜單”,從目前俄烏態勢上分析,歐洲的概率最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