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七次會議剛剛在巴西落幕,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就火速放出一條“經(jīng)濟警告”:凡是與金磚國家在“反美政策”上保持一致的國家,美國將一律加征10%的進口關稅,而且“沒有任何例外”。
從中國、印度,到沙特、巴西,11個金磚成員國統(tǒng)統(tǒng)“榜上有名”。
一時間,外界輿論嘩然:這是美國在試圖遏制金磚“去美元化”布局嗎?還是特朗普又一次發(fā)起的“極限施壓”?
根據(jù)美媒披露,特朗普在聲明中未做更多解釋,但已經(jīng)簽署12封關稅信函,將于7月7日起陸續(xù)發(fā)出。
這些國家若想避免加稅,有兩個選項:要么與美國簽署貿易協(xié)議,要么在美投資建廠。從路徑來看,這與特朗普此前針對日韓、歐盟的談判套路如出一轍。
那么,美國此舉應如何解讀?我們可以從以下三點分析。
第一,美國顯然是在用關稅回應金磚挑戰(zhàn)美元霸權的信號。
在剛剛落幕的金磚峰會上,11國首次達成在投融資中推動本幣結算的共識,且不再回避“去美元化”概念。
不僅中國推動本幣互換機制,連此前在此議題上相對保守的印度也罕見表態(tài)支持。這對美元來說無疑是根本性挑戰(zhàn)。
尤其是金磚內部推動構建新投資平臺,并擬將其獨立于美元系統(tǒng)之外,對美國金融主導權形成制度性威脅。
特朗普顯然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動向,才會立刻發(fā)動關稅攻擊,試圖“打出一記預警”,把其他國家嚇退。
第二,金磚國家未被嚇倒,反而開始逐步反制,美國“威脅外交”或失靈。
面對特朗普的“先發(fā)制人”,金磚國家陣營內外迅速有了反應。
中國外交部第一時間表態(tài),稱關稅戰(zhàn)沒有贏家,金磚合作從不針對第三方;而東道主巴西的表態(tài)則更具火藥味,總統(tǒng)盧拉直接怒懟特朗普稱:“我們不需要皇帝!”
與此同時,印度不僅在峰會期間加強與中國、巴西的協(xié)調,甚至在會后向WTO起訴美國對其汽車產品的高額關稅。
其他國家如伊朗、沙特,也在加快與中俄之間的本幣能源結算。這一系列舉措反映出:特朗普的貿易威脅并未讓金磚國家退縮,反而加快了它們“脫美元”的共識。
第三,如果按時間線來看,這是一場對“去美元化”合作機制的有計劃打壓。
金磚峰會于7月6日至7日召開,期間公布126項合作承諾并對單邊關稅政策表達集體不滿。就在7日當天,特朗普立即通過社交平臺宣布關稅威脅,并啟動發(fā)函程序。
這種“無縫銜接”的動作節(jié)奏本身就說明:美方對此次金磚會議高度關注,并視其為對美國地位的系統(tǒng)性挑戰(zhàn)。
更巧的是,在金磚會議之前,中巴剛剛完成了1900億元人民幣的本幣互換協(xié)議續(xù)簽,巴西總統(tǒng)盧拉隨后更公開呼吁“全球不應再依賴美元進行貿易”。
當這些動作疊加到一起,我們完全可以合理推斷,特朗普這一輪關稅通牒,本質上就是美國對“金融脫美戰(zhàn)略”的集體打壓。
如果說過去美國發(fā)動貿易戰(zhàn)更多是以“保護美國工人”或“應對貿易不公”為理由,那么這一次,特朗普幾乎毫不掩飾其施壓動機,就是要維護美元的全球結算與定價地位。
一旦“本幣體系”真正扎根于金磚內部乃至擴散至金磚+伙伴國,美元體系的“單一主導權”將首次遭遇結構性動搖。這才是特朗普急著動手的深層邏輯。
可以預見,未來幾周,金磚國家與美方之間還將有一輪輿論與政策上的較量。
一方高舉多邊合作與主權金融的旗幟,一方則以關稅大棒和投資誘餌試圖“分化瓦解”。這不僅是一場貿易之爭,更是一次世界經(jīng)濟規(guī)則的路徑分歧。
是繼續(xù)綁定于“美元主導的舊體系”,還是另起爐灶建立相對平等的新規(guī)則體系?這不僅是金磚國家的選擇題,也是整個“全球南方”即將面臨的戰(zhàn)略選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