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媽耶!》開播了,鄒市明和妻子出現在這檔寶媽暢聊節目中。
吃瓜群眾開始了好奇猜測:“這是又出來撈金了?”
今年年初,當記者問起他創業投入的具體金額時,這位昔日的拳王苦笑著搖搖頭,網上說的2億可能都算少了。
這樣一大筆天文數字,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賺回來,他正面臨著人生最艱難的一場戰斗。
為了賺到更多的錢,他甚至有想法要重返拳壇。
明明可以躺贏的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敗光2億,商海噩夢
打算開始創業后,他和妻子冉瑩穎雄心勃勃地踏進商海。
兩人以為憑借奧運冠軍的金字招牌,就能在商界復制拳擊場上的輝煌。然而現實卻給了他們迎頭痛擊。
他們在黃浦江邊開了一家豪華拳擊館,竟成了他們噩夢的開始。
想要做到“最好”,兩人竟然搞了一萬多平方米的場地,每月光租金就是天文數字。
從外國空運過來的跑步機、專業沙袋、奢華裝修......為了證明這個地方的“格調”,兩人把最好的設備都搬了進去,卻忘了最重要的一點:有人愿意來消費嗎?
現實是殘酷的。路過的游客只是拍照留念,真正愿意花一大筆錢學拳的寥寥無幾。
拳擊在國內的小眾化也加劇了他們的困境。與高爾夫、馬術等"高雅"運動相比,拳擊的受眾基礎相對薄弱。
他本以為大家會沖著他的名字來消費,可現實是很多人連門都不進。
生意最差的時候,一整年里只有一個月盈利,其余十一個月都在賠錢。每個月發工資的日子,看著銀行賬戶里一大筆錢打出去,兩人無比焦慮。
為了填補資金窟窿,他們賣掉了多套房產,妻子甚至變賣了心愛的名牌包包。但這些都無法阻止資金鏈的斷裂。
2024年,拳擊館最終關門,留下的是員工薪資拖欠、會員退費投訴。曾經光芒萬丈的奧運冠軍背負的罵名。
然而,這只是他們投資失敗的冰山一角。
攤子太大,創業迷局
鄒市明后來反思,自己當初確實太"幼稚"了。
作為運動員,他習慣了追求極致,在創業時也帶著這種心態,一心只想要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設備,卻沒有做深入的市場調研。
他以為憑借自己的名氣,就能輕松盈利,可現實給了他重重一擊。更要命的是,他們的野心遠不止一家拳館。
文娛、體育、餐飲......夫妻倆涉足多個領域,注冊了20多家公司,攤子鋪得巨大。
但資源分散的結果就是每個項目都做不深做不透。
就好比一個拳擊手同時面對多個對手,看似威風,實際上處處被動挨打。最終導致全面崩盤,血本無歸。
這場商海之戰,讓拳王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敗感。
夫妻同心,情感有堡壘
創業失敗后,網上開始出現各種聲音,不少人將矛頭指向了冉瑩穎。"敗家女""投資眼光差""就是她害的"......各種惡毒的話語鋪天蓋地而來。
面對這些指責,拳王堅定地站了出來。他說:"創業是我們夫妻共同的決定,沒有妻子就沒有現在的我。"
妻子曾經在社交平臺寫過兩人的相識過程。當時男方在亞洲拳壇已經小有名氣,而女方是個不折不扣的學霸,畢業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后來又去北大讀了MBA,還當了主持人。
兩人結婚后,妻子選擇退回家庭,一連生了三個孩子。在丈夫出征奧運的時候,她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
如今面對困境,他們依然選擇并肩作戰,患難與共。
而鄒市明作為苦出身的孩子,更是堅信自己能重新站起來,不論外界的風吹雨打。
從貧寒到巔峰,一路逆襲
鄒市明來自貴州貧困家庭,從小就知道生活的艱辛。小時候家里日子過得緊巴巴,能有兩毛錢就高興得不得了。
選擇練拳后,在簡陋的訓練場地上,他對著破舊的沙袋一遍遍地練習。
墻皮剝落,地面不平,他完全不在乎,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要用拳頭打出一片天地。
2008年北京奧運會,他站在拳擊臺上,身體靈活,眼睛緊盯對手。當獲得金牌后,他眼里滿是激動和自豪。
曾經的貧困小子,終于讓全世界看到了他的光芒。
倫敦奧運會他再次奪冠,大家親切地稱他為"中國洛奇"。各大品牌都來找他代言,通過各種代言和活動,他改變了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但沒想到,本以為自己已經走向了勝利,卻再一次在商業上跌了個坑。
"失敗就失敗了,人生就是來體驗的。"面對困境,他簡單地回復了一句話。這話聽起來輕松,但背后的苦澀只有他自己知道。
成功不是終點,失敗也不是結局。真正的勇士,倒下后還能重新站起來。希望曾經的拳王,永不言敗。
本文作者 | 小橘
責任編輯 | 淡淡翠
策劃 | 淡淡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