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文藝力量 繪就時代畫卷
2015年至今,石景山區文聯以群團改革為契機,在石景山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保持和增強黨的群團工作和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推動文聯組織深度融入基層開展文化建設,構建“文藝+服務+創新”的立體化工作體系。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堅持以藝術滋養民心、以文化賦能城市的理念,從文藝作品的提升、文藝人才隊伍的挖掘與培養、文藝惠民、文聯換屆等方面開展工作,成為京西文化高地的核心引擎。
文藝+服務+創新
文聯十年
十年來,區文聯圍繞抗戰勝利70周年、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建軍9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黨100周年、喜迎黨的二十大、北京冬奧會、建國75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舉辦攝影、美術作品展、開展主題文藝活動,唱響時代主旋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激發創造活力,推出一批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精品力作。既有《在新時代黨旗下前進》《戰爭記憶》《模式口記憶》等文學作品,又有《游燕都第一仙山石景山》《鋼鐵情懷》《樂章》《紅色傳承》等書畫攝影作品,更有《你好新時代》《春醉花園城》等音樂作品,還有戲劇、曲藝、集郵、影視動畫、等民間文藝作品千余件(部)。
不斷強化文藝人才梯隊建設
區文聯還不斷強化文藝人才梯隊建設。積極動員、廣泛吸納優秀文藝人才入會,逐步形成以文藝名家為高峰、中青年文藝家為主力、文藝新人為基礎的文藝人才梯隊。
打造特色品牌 讓優秀傳統文化浸潤百姓心田
同時,打造“光影石景山”“魯谷百姓書場”“坨里有戲”“古道微劇場”等專項及綜合品牌,定期舉辦文藝演出和惠民講座,把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百姓心中,讓居民共享“精神大餐”。
建強文藝志愿服務體系
與此同時,區文聯在蘋果園街道、區總工會、區文化中心、五里坨民俗陳列館等地掛牌建立七個文藝志愿服務基地,把文藝培訓、文藝演出、文藝志愿服務送到基層,逐步形成區、街兩級全覆蓋的文藝志愿服務體系,志愿力量從“微光”拓展成“星河”。
十年間,區文聯以群團改革為筆,繪就了一幅“文化惠民有溫度、文化傳承有深度、人才建設有廣度、志愿行動有力度”的京西畫卷。未來,區殘聯將繼續深化“文藝+科技”“文藝+產業”融合,打造全國文明實踐標桿區,為首都文化中心建設注入石景山力量。
/ 再創佳績/
來源:石景山區融媒體中心
策劃:王建強 羅周智 王葉玉 李陽
圖片:石景山區文聯
記者:楊衛東 甄趁勇 高嘉輝
編輯:高嘉輝 王婷婷
責任編輯: 徐兆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