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源于佛經記載與傳統典籍,旨在人文科普,不傳播封建迷信,請讀者朋友保持理性閱讀。
閻王殿上,陰森肅穆。
一位年輕女子被帶到殿前,本該接受審判,卻引得堂堂閻羅王慌忙下座,親自相迎,更是破天荒地宣布:
"給她加五十年陽壽,立刻送她還陽!"
陰差們面面相覷,不明究理。這位少女到底是何來歷?
為何能讓冥府之主如此失態?
在生死簿上,她的命數原本應當如何?
古籍《太平廣記》中記載了許多還陽故事,但像她這般被閻王親自加壽送還的案例,卻是前所未聞。
這其中究竟藏著怎樣的天機?少女回到陽間后,又將經歷怎樣的人生?
東漢末年,洛陽城外有一戶姓楊的人家。楊氏夫婦膝下只有一女,名喚楊清,年方十六,生得明眸善睞,秀外慧中。
更難得的是,這楊清自幼便心地善良,常在家中幫母親操持家務,閑時還會到村里幫助那些孤寡老人。
楊家雖不富裕,但在楊清的用心經營下,家中井井有條,村里人都夸楊清是個好姑娘。
楊父常引用孔子的話說:"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意思是說,孝順的人能夠很好地繼承父母的志向,很好地敘述父母的事業。楊清正是這樣的好女兒。
這一年冬天,一場瘟疫席卷洛陽及周邊鄉村。村里不少人都病倒了,楊清的父母也未能幸免。
面對高燒不退的父母,楊清日夜守候在床前,煎藥喂水,不曾合眼。
村中有位老中醫陶先生,聽聞此事后趕來看診。
他搖頭嘆息道:"此病來勢洶洶,老夫所學有限,只能開些退燒湯藥,但要徹底治愈,恐怕需要千里之外的靈芝草。"
"靈芝草在何處?弟子愿去尋找。"楊清急切地問道。
陶先生道:"西山深處有一片古林,傳言林中有靈芝草生長,但那里常有猛獸出沒,危險重重,況且現在天寒地凍,山路難行..."
不等陶先生說完,楊清就決定前往。她收拾了簡單的行裝,帶上干糧,向父母告別后就踏上了尋藥之路。
西山離村子有三十余里,一路上楊清風餐露宿,跋山涉水。冬日的山路格外難行,冰雪覆蓋,寒風刺骨。第三天,楊清終于到達了傳說中的古林。
這片林子樹木參天,光線昏暗,楊清小心翼翼地尋找著。突然,她看到一株奇特的草藥,形如靈芝,散發著淡淡的光芒。"這就是靈芝草了!"楊清喜出望外,趕緊上前采摘。
就在她伸手的一剎那,一條毒蛇從草叢中竄出,迅速地咬了她一口。楊清只覺一陣劇痛,隨后全身發麻,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覺...
當楊清再次睜開眼睛時,發現自己站在一條長長的石板路上。路兩旁是高大的黑色城墻,前方有一座巨大的城門,上書"鬼門關"三個大字。
"這是...地府?我已經死了嗎?"楊清驚慌失措,回想起被毒蛇咬傷的一幕。
就在此時,一位身穿黑袍的陰差走了過來,手持文書,道:
"楊清,十六歲,命中本該壽終七十二,因救父母心切,誤入險地,被毒蛇咬傷,陽壽未盡而亡。請隨我去見閻羅王。"
楊清跟隨陰差穿過鬼門關,進入一座巨大的府邸。沿途她看到無數亡魂排隊等候審判,有的面帶愁容,有的痛哭流涕,還有的神情木然,似乎已經放棄了所有希望。
"這些都是剛剛離世的亡魂嗎?"楊清小聲問道。
陰差點頭道:"正是。每個人死后都要來地府報到,由十殿閻羅根據生前善惡決定去向。有的轉世投胎,有的下十八層地獄受苦,有的則成為孤魂野鬼..."
聽到這里,楊清不由得打了個寒顫。她雖然平日里心地善良,但誰能保證自己一生無過呢?
穿過幾道宏偉的宮門,楊清被帶到了一個威嚴的殿堂。殿中央坐著一位面如黑鐵、須發皆白的老者,正是傳說中的閻羅王。殿兩側站著牛頭馬面等鬼卒,氣氛肅穆而壓抑。
"閻羅王,楊清已帶到。"陰差恭敬地稟報道。
閻羅王抬頭看了看楊清,又低頭翻閱著生死簿,眉頭漸漸皺了起來。
就在楊清忐忑不安之際,閻羅王突然凝視她的眉心,神色驟變。
只見他手中的生死簿竟自行翻動,一道金光從書頁中射出,照在楊清身上。
閻羅王猛地站起身來,神情慌張,對著殿外高聲喊道:"速速放行!給她加五十年陽壽,立刻送她還陽!"
殿內的牛頭馬面和其他陰差都露出震驚的表情,面面相覷。
有陰差低聲道:"五百年來,未曾見過王爺如此失態。"
楊清眉心處隱約浮現出一朵若隱若現的青蓮印記,卻被她自己所不知。
閻羅王為何見到這位普通少女如此驚慌?
那突如其來的金光和神秘的青蓮印記又預示著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