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華北軍區建立后,徐向前同志擔任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他的頂頭上司是另一位開國元帥聶榮臻。
然而55年評元帥軍銜時,徐向前比聶榮臻的位次高一位,排名第八。在歷史上,徐帥的整體履歷、威望,也比聶帥稍勝一籌。
即便聶榮臻有過“領導”徐向前的時候,更多也是字面意義上的,實際上他不會真正去指揮徐帥。有人可能提出質疑:既然解放戰爭中,聶帥很明確地擔任華北軍區的正牌司令員,他還是晉察冀根據地的主要奠基人,怎么可能領導不了徐帥這個“副司令”呢?
因為華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這個職務有特殊性,徐向前當聶榮臻的直接下級,是歷史原因造成的,這一點比較容易說清楚。
眾所周知徐帥在抗戰初期,擔任八路軍129師副師長,劉伯承是師長。“劉鄧大軍”就是由原四方面軍部隊演化而來的,徐向前雖不擔任軍事一把手了,但跟這支部隊仍然有緊密的聯系,軍委也清楚他在四方面軍官兵心中的地位。
抗戰時以129師部隊為主體,建立起強大的晉冀魯豫根據地,實力比聶榮臻領導的晉察冀根據地不遑多讓。但到了解放戰爭期間,為打破蔣某人發起的重點進攻,劉鄧大軍主力奉命躍進大別山,開啟無后方作戰模式。
主力走了,后方兵力自然削弱,根據地也受到打擊。為了加強晉冀魯豫軍區實力,47年6月徐向前被任命為該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劉伯承已經率部南下,他只是掛職軍區司令員,實際工作要由徐帥主持。
也正因為晉冀魯豫軍區實力受損,第二年中央決定將他們與臨近的晉察冀根據地合并,這便有了新的華北軍區。兩個軍區合并了,總不可能由實力減弱的老晉冀魯豫軍區,出人當司令員吧?肯定還是聶榮臻負總責,徐向前繼續擔任第一副司令員,他的實際作戰任務沒變,仍然是解放山西省。
換句話說,軍委相當于直接領導徐向前所部。聶帥很清楚這個實際情況,雖掛名為上級,卻沒有干涉徐向前的軍事指揮,兩人甚至都不在一起辦公。徐帥在外帶兵,基本上是直接向教員、向軍區匯報工作,當然電報也還是要發給華北軍區司令部一份,屬于按規矩辦事。
非常有意思的是:1948年晉察冀野戰軍對陣傅作義部隊壓力很大,聶榮臻、楊得志一度想“請”徐向前幫忙牽制敵人,派華北第一兵團北上張家口一帶。但聶榮臻只是在名義上領導徐向前,不好直接下命令調動對方,便發電報請示軍委,問能否調兵“支援一下”。
此時徐向前已經率部打下運城、臨汾,閻錫山地盤危如累卵。教員對徐向前的工作非常滿意,希望徐帥再接再厲打好晉中戰役,在這個關鍵檔口,便沒有同意聶帥的請求。教員指示徐向前全力備戰,專注于山西戰區。
所以解放戰爭中,聶榮臻沒怎么請徐向前幫過忙,偶爾開一次口,還被軍委給駁回了。不過這也不是大問題,不久后遼沈戰役取得勝利,東北野戰軍迅速南下華北戰場,我軍兵力大大擴充,順利消滅了傅作義集團。
一目了然。解放戰爭時徐帥的職務雖低于聶帥,但原因有很大的偶然性,在實際作戰時,徐向前部隊也是基本獨立的。可以說解放山西的過程,算是徐帥軍事生涯的“第二春”:仗打得漂亮,很有他當年指揮紅四方面軍縱橫捭闔的風采。
建國后評軍銜,徐帥排名略高于聶帥,也在情理之中,這是對戰爭年代資歷、貢獻的綜合評定。原129師師長、二野司令員劉伯承的排名就要高很多了,排在元帥的第四位。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