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離二戰結束沒幾天了,日本眼瞅著撐不住了。8月9日,蘇聯突然對日宣戰,150萬紅軍像開了掛一樣,從中蘇邊境殺進中國東北,對上了日本的關東軍。關東軍是啥?那是日本在東北的主力部隊,號稱70萬人,但那時候日本早就被打得七零八落,關東軍里不少都是新兵,武器裝備也拉胯,戰斗力遠遠不如以前。
蘇聯紅軍呢?火力猛、機動性強,幾天之內就把關東軍的防線砸得稀巴爛。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但關東軍沒立刻繳械,有些部隊還負隅頑抗。結果到了8月19日,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在長春正式向蘇聯投降,這支曾經橫行東北的部隊徹底完蛋。戰役結束,蘇聯俘虜了大約60萬日本兵,大部分是關東軍成員,然后把他們打包送到了西伯利亞等地去干苦力。
這60萬人咋處理的?為啥要脫光衣服?“屁股越大越遭罪”是啥意思?別急,咱一步步來。
蘇聯讓這些戰俘脫光衣服,不是閑得慌,也不是啥怪癖,背后有幾層原因,咱挨個分析。
剛被俘的時候,蘇聯紅軍得確保這些日本兵身上沒藏武器、文件或者啥危險玩意兒。畢竟關東軍在中國東北干了14年壞事,蘇聯人不可能對他們掉以輕心。脫光衣服是最直接的辦法,搜身搜得徹底,連根針都藏不下來。
歷史資料里提到,1945年8月底,有些戰俘在哈爾濱附近被要求脫衣檢查,靴子、衣服全堆在一邊,蘇軍士兵挨個翻,確保沒啥可疑的東西。這在戰俘管理里不算啥稀奇操作,安全第一,誰都不想冒險。
除了安全,脫光衣服還有心理戰的意思。關東軍在中國干了啥?南京大屠殺、731部隊的細菌實驗、屠村燒房,罪行罄竹難書。蘇聯紅軍不少士兵知道這些事兒,對日本兵恨得牙癢癢。讓他們脫光衣服,光著身子站在那兒挨凍挨罵,既是報復,也是羞辱,殺殺他們的威風。
戰俘回憶里提到,蘇軍士兵有時候會拿槍托戳他們,嘴里還罵罵咧咧。這種做法不人道,但戰爭那會兒,誰也沒把人道掛嘴邊。
還有個實際原因:衛生。關東軍投降時,很多士兵身上衣服破得跟乞丐似的,虱子、跳蚤滿身爬,容易傳染病。蘇聯人把他們送到西伯利亞前,得先處理干凈,不然勞改營里疾病一擴散,管都管不過來。所以脫光衣服、用水沖洗、檢查身體,是常見流程。有人回憶,到了營地后,蘇軍直接拿冷水潑他們,凍得人直哆嗦,但虱子確實少了。這法子糙是糙了點,但管用。
脫光衣服這事兒,主要就是安全、羞辱、衛生三合一。蘇聯人沒工夫跟你講禮貌,戰爭剛結束,啥都亂著呢,能簡單解決問題就行。
比起脫衣服,“屁股越大越遭罪”聽著更怪,甚至有點好笑。但這說法不是空穴來風,結合戰俘在勞改營的經歷,能推測出點門道。
到了西伯利亞,戰俘不是閑著,而是被逼著干活,挖凍土、砍樹、修鐵路,活兒一個比一個重。蘇聯人怎么分派任務?不是抽簽,而是看人。身體壯的、看著能扛活兒的,肯定被挑去干最苦最累的。
有人回憶,蘇軍管事的會拍拍戰俘的屁股或者肩膀,覺得你塊頭大、力氣足,就扔去搬木頭或者挖坑。“屁股大”可能就是個比喻,意思是你看著壯實,干的活就多。這在勞改營里挺常見,勞動力得最大化利用。
聽起來壯實的人應該占便宜,但現實恰恰相反。勞改營里食物少得可憐,每天就一塊硬邦邦的黑面包,外加點稀湯,根本不夠吃。身體壯的戰俘干活多,消耗大,需要的熱量也多,可食物就那么點,吃不飽就容易垮。有人寫日記說,壯漢扛著木頭走幾公里,汗水凍臉上,最后累死在雪地里。所以“屁股越大越遭罪”,可能是說你越壯,越容易被榨干,反而活不下來。
還有種可能,這話壓根不是啥正經記載,而是戰俘自己編的段子。勞改營里條件差得要命,大家苦中作樂,互相調侃幾句很正常。身體壯的被管事的盯著干重活,干著干著人沒了,別人就開玩笑說:“瞧,屁股大的遭罪了吧。”這種黑色幽默在極端環境下挺常見,算是給自己找點心理安慰。
脫光衣服、“屁股越大越遭罪”只是開頭,真正慘的是戰俘在勞改營的生活。
西伯利亞那地方,冬天零下40度跟玩兒似的,戰俘住的營房就是幾塊木板搭的,風呼呼往里灌。衣服單薄,鞋都破了,有人睡著睡著就凍死了。吃的更慘,一天就一塊黑面包和一碗菜湯,熱量不夠,餓得人眼睛都花了。夜盲癥、壞血病滿營都是,瘦得皮包骨的比比皆是。
勞動強度大得嚇人。挖凍土得用鐵鎬砸,凍得手出血也沒人管;砍樹扛木頭,一天走幾十公里,體力不支就倒下。修鐵路、建營房更要命,凍土硬得像石頭,建個破木屋得幾個月,期間好多人凍死累死。據說光這幾年,就有5萬到10萬人死在工地上。
醫療條件幾乎沒有,軍醫少得可憐,藥更別提了。小病拖成大病,大病直接等死。有人回憶,1946年春天,他餓得走路都晃,最后摔雪地里爬不起來。殘疾的、瘸腿的多得數不過來,活著都算命大。
偶爾有人受不了想跑,結果可想而知。1946年有次,幾個戰俘搶衛兵的槍,沒跑幾步就被打死,血染了一片雪地。剩下的被綁柱子上凍著警告別人。蘇聯人管得嚴,反抗就是死路一條。
這60萬人的命運咋樣?數據不太統一,但慘是肯定的。
蘇聯官方說死了6萬人,日本學者估算高得多,可能25萬甚至34萬。咋差這么多?蘇聯數據可能壓低了,怕擔責任;日本這邊可能算上了失蹤的。真實數字估計在10萬到20萬之間,寒冷、饑餓、疾病、工傷,啥都能要命。
1946年開始,部分戰俘被放回去,但進度慢得像烏龜爬。有的被定成戰犯,繼續關著。1950年后,蘇聯搞了幾次特赦,1956年最后一批才回日本。回來的人不到50萬,少了一大截。
回日本也不好過。那會兒日本剛戰敗,被美國占領,社會亂成一團。戰俘回來不光沒英雄待遇,還被嫌棄,說他們投降丟人。有些人因為在蘇聯被“再教育”,還被懷疑是共產主義者,找工作都難。很多人干脆閉嘴,不提那段日子,憋心里一輩子。
蘇聯這么對待關東軍戰俘,背后有歷史原因,也得客觀看。
1945年那會兒,《日內瓦公約》還沒正式生效,戰俘待遇全看戰勝國心情。蘇聯人管戰俘糙得很,但也沒到獨一份的地步,德國戰俘在蘇聯也差不多待遇。戰爭就是這么殘酷,講人道是后來的事兒。
關東軍在中國干的惡事,蘇聯人不可能不知道。屠殺平民、搞細菌戰,血債累累。蘇聯紅軍收拾他們時,多少帶點報復情緒。虐待戰俘不合法,但那時候誰管合法不合法啊。
反過來說,日本也別喊冤。關東軍侵略中國14年,害了多少人?戰俘的下場慘,可他們手里也不干凈。戰爭這東西,誰都跑不了因果。
這事兒最后提醒咱啥?戰爭沒贏家。關東軍橫行的時候沒想過后果,蘇聯虐待戰俘也沒啥好下場。現在看這段歷史,就是個血淋淋的教訓,和平比啥都金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