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后不“失聯”~
一個月前,我們說了印度一架波音787-8“夢想客機”在起飛后不久墜毀的事故:
這場事故共造成機上241人,地面33人,共計274人遇難,只有1名乘客奇跡般生還…
(空難事故現場)
空難發生后,全球多個機構對該起事故展開了聯合調查。
昨天,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AAIB)發布了空難一個月來的第一份調查報告。
(初步報告出爐)
這份初步調查報告里,便披露了令人震驚的內容:
客機在墜毀前,控制兩臺發動機燃油流量的燃油開關,在一秒內突然從“運行”切換到“切斷”位置,而兩名飛行員對此感到相當意外。
后來開關雖然被移了回去,卻已無力回天,飛機最終墜毀。
報告的內容,基本排除了此前專家推測的鳥擊,襟翼設置以及起落架位置異常等其他原因。
787客機墜毀的原因,就此聚焦在了發動機燃油開關,以及飛行員操作身上。
(調查人員在事故現場)
我們一起對這份報告做進一步的詳細解讀。
這份報告的內容分為13個章節,總共15頁內容,講述了這起事故的初步調查結果,但卻展示了一個讓人匪夷所思的地方。
(報告的目錄)
2025年6月12日中午,印度航空的AI171航班,一架波音787-8型民航客機,從印度艾哈邁達巴德機場起飛,準備前往英國倫敦的蓋特威克機場。
報告稱,飛機起飛前,前一航班機組人員在技術日志里記錄了故障,當班飛機的維修工程師隨后按照故障排除手冊進行了檢修,飛機隨后獲準起飛。
預定起飛時間為印度標準時間13點10分,機組由一位持有航線運輸飛行員執照(ATPL)的機長,和一名持有商用飛行員執照(CPL)的副駕駛,以及10名客艙乘務員組成。
兩名飛行員常駐孟買,前一天已抵達艾哈邁達巴德,并在起飛前獲得了充分休息,機組人員也接受了酒精呼氣測試,均顯示合格。
(兩位飛行員)
這說明在起飛前,飛機和飛機員都沒有任何問題。
所有的異常都發生在起飛后那幾十秒的時間里……
印度標準時間13點37分37秒,飛機開始滑跑。
38分39秒,飛機離開地面,開始緩緩爬升。
38分42秒~43秒,意外出現了,飛機兩臺發動機的燃油開關(fuel control switches)突然關閉,錄音記錄顯示,一名飛行員問:
“為什么關閉燃油開關?!”
另一名飛行員則回答到:
“我沒有。”
(AI171航班的燃油開關殘骸)
38分52秒,一號發動機燃油開關被重新打開。
38分56秒,二號發動機燃油開關被重新打開。
盡管兩臺發動機相繼點火成功,但飛機已然失速,完全無力扭轉整機下降的危局。
39分05秒,飛行員連續發出求救的“MAYDAY MAYDAY MAYDAY”信號,飛機則不受控制地向居民區的地面建筑群沖去。
39分11秒,飛機墜毀,巨大的火焰蘑菇云直沖天際……
(報告里關注31秒的復盤部分)
從這幾十秒的復盤來看,看來關鍵問題就出在發動機的燃油開關上。
發動機燃油開關是控制油泵向發動機輸送燃油的。
在波音787上,這是兩個并排的開關,它們位于駕駛艙中部控制臺油門桿的后方,是兩個蘑菇頭型的開關,向前推“運行”,向后撥是“切斷”。
(波音787的燃油開關)
將燃油開關切至“切斷”位置會立即導致發動機熄火,通常只在飛機到達停機位置、關閉發動機時,或是在“發動機起火”等緊急情況下才會出現這樣的操作。
基本不會出現在正常起飛過程中。
不僅如此,為了防止誤操作,這兩個開關都被設計成有限位裝置,飛行員必須先向上提起蘑菇頭,才能前后撥動。
(燃油開關需要拉起來才能切換)
也就是說正常情況下,這兩個開關是處在“運行”(RUN)”位置的,要想人為將它們切換至“切斷”(CUTOFF)位置,需要飛行員將兩個開關拉起來,依次撥到后方的“切斷”位置上。這一套動作是要花一點力氣和時間的。
從報告來看,在38分42秒~43秒這一秒的時間內,發動機1和發動機2的燃油切斷開關依次從“運行”(RUN)切換至“切斷”(CUTOFF)位置。
這一秒內的劇變,到底是機械故障,還是人為操作導致??!
目前報告還沒有給出確切的答案…
如果是人為的,兩名飛行員誰的嫌疑更大呢?
至少目前來看,對兩名飛行員的背景調查暫時沒看出任何問題。
56歲的機長Sumeet Sabharwal,累計飛行時長超過15000小時,其中8596小時執飛波音787。
據《印度時報》報道,Sabharwal曾在機場跟家人通過話,稱抵達英國倫敦后會再次聯系。
這樣一位資深的老機長,會在起飛時突然失控?
(機長Sabharwal)
而32歲的副駕駛Clive Kunder,2020年考取商用駕駛員執照,具備空客A320和波音787的副駕駛資質,累計飛行時長3403小時,其中1128小時擔任波音787副駕駛。
印度媒體報道稱,Kunder自學生時代就懷揣“飛行夢”,2012年開始其飛行員生涯,2017年加入印度航空。
也不像能故意搞事的人。
(副駕駛Clive Kunder)
好消息是,另一方面,調查報告基本可以排除此前一些專家提出的鳥擊,襟翼設置以及起落架位置異常,這另外三種事故猜測。
調查顯示,飛行路徑附近未觀察到明顯的鳥擊活動。
并且出事時,客機失襟翼設置和起落架位置均處于正常位置。
報告顯示,襟翼手柄組件雖然遭受嚴重熱損傷,但經檢查,手柄已然牢固地固定在5度襟翼位置,與正常的起飛襟翼設置一致。
說明并不像此前部分網友和專家猜測的那樣,有飛行員在起飛時忘記放下襟翼。
(襟翼在5度正常位置)
起落架開關按鈕也處在“放下”的位置。
(起落架開關也處在“放下”的正常位置)
反倒是監控顯示,飛機應急能源沖壓空氣渦輪(RAT)在客機起飛后很快開始工作,表明客機當時正失去動力(38分42秒)。
(RAT打開,表明飛機失去動力)
除此之外,報告還詳細展示了飛機失事后,各部件散落的位置。
客機先后撞擊了6棟建筑,部件分別掉落在了幾棟大樓附近。
(6棟被撞的大樓)
比如左主起落架卡和左機翼外側部分,機翼中部撞到了C樓上。
左發動機從飛機脫落,卡在了D樓北邊地面的一個角落里……
(左發動機卡進了墻里)
當然,這只是第一份初步報告,印度航空事故調查局也表示調查仍在進行當中,已向有關各方“索取補充證據和資料”。
但至少,調查重點已然縮小到了“發動機燃油開關的操作上”。
根據國際民航公約,事故發生之日30天,必須出爐一份初步調查報告,發送給參與調查的國家和組織。
但最終報告,很可能需要一年或者更長時間。
相信真相會有水落石出的那一天。
Ref:
https://static01.nyt.com/newsgraphics/documenttools/3e6e572bb0cd57e7/8d66090a-full.pdf
https://www.seattletimes.com/business/boeing-aerospace/air-india-boeing-787-crash-preliminary-report-released/
https://www.ndtv.com/india-news/who-were-two-pilots-who-flew-air-india-jet-that-crashed-8863267
費曼別鬧了:如果此事屬實,這個開關估計會被做成切斷起來更繁瑣的樣子
月不西沉WIH:非常復雜極為罕見
臣Usher:想知道這個活著的人保險公司會怎么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