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俄羅斯唯一一艘航空母艦,1143.5型“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的去留問題牽動著軍迷們的心。畢竟一方面,這是蘇聯紅海軍在俄羅斯海軍中,為數不多的最后的象征,二方面,這是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僅有的在世姊妹艦,三方面,這艘航空母艦的存在本身就是俄羅斯海軍依然有著大國雄心的表現。
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如果“庫”艦真的最后被俄羅斯國防部下定決心放棄,也就意味著俄羅斯海軍的大國雄心,還有蘇聯紅海軍最后的榮光都隨風而逝。
俄軍為何放棄“庫艦”?
不過,正如我們在前幾天的文章中所分析的那樣,“庫”艦走到今天這一步,也確實是沒有辦法了,甚至我們分析出來的理由,和俄羅斯國防部披露出來的理由幾乎都差不多。
就算是現在費了大勁兒把“庫”艦給弄到可以運作的狀態,可能也得等到三年之后了,而以“庫”艦的艦齡和艦況,可能用不到2040年了。也就是說花了這么大代價結果只搞到了一艘能用十來年的船,根本就不劃算,所以對俄羅斯海軍來講,與其死撐著,還不如直接把“庫”艦給放棄得了。
2019、2020、2021、2023年的變化
此外諸如俄羅斯國防部認為的,說未來戰爭中航母這種大型船舶根本就不適用于未來戰爭啥的,在大伊萬看來那就是純純的批話。要是大型戰斗艦艇不適用未來戰爭,那美國海軍還忙著搓“福特”級后續艦,搓那么多“伯克III”,還在想辦法搞DDGX是為啥?英國皇家海軍為何還堅持要推進自己的82型驅逐艦計劃呢?
改造中的1144型“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再說,你俄羅斯海軍自己不還有兩艘1144型大型核動力巡洋艦,現在還在摩爾曼斯克的船塢里,跟螞蟻搬家一樣東敲敲西敲敲呢嘛。你俄羅斯國防部要是覺得大型戰斗艦艇都沒啥用,你大可以一步到位,把這兩艘1144型核動力巡洋艦都給直接放棄了嘛。你看,真讓你把所有大型戰斗艦艇都給退役了你又不樂意了。
今年3月普京出席885M型核潛艇下水儀式
所以吧,與其說是“未來海戰不需要大型戰斗艦艇”了,倒不如說是俄羅斯國防部判斷,“俄羅斯海軍未來海戰不需要大型戰斗艦艇”了。我們早在2021年的文章里就提過,俄羅斯海軍在未來10到20年的時間里,要不是因為有戰略導彈核潛艇,它連有沒有必要作為一個獨立性戰略軍種存在的可能都值得商榷。
未來俄羅斯海軍的常規作戰任務可能就兩個:其一是會同俄羅斯空天軍遠程航空兵,擔負特定海域方向上的區域拒止類作戰任務。說白了就是俄羅斯版本的反航母任務,且由于俄羅斯海空軍戰術體系缺失的太厲害了,俄羅斯應對美國最大的底氣應該是核武器而不是它的區域拒止能力,而區域拒止類任務其實也不一定非要前出遠洋;其二是會同俄羅斯國防部的那一大堆雇傭兵部隊啥的,在中東,馬格里布和西非地區擔負區域存在類使命。也就是作為混合式戰爭的一種打擊手段,會同俄羅斯的諸多“灰色兵團”擔負介入特定區域,迅速改變區域局勢和力量對比的使命,這決定了水面艦艇甚至只需要能打“口徑”就行。
22350型護衛艦發射導彈
所以在這種海上軍事戰略和任務需求的情況下,你說俄羅斯海軍要大艦有啥用?在近海岸基航空兵掩護下,能有22350這樣的軍艦可以打3M22“鋯石”高超音速飛行器,能一個海區艦隊配備一個1155M型大型反潛艦分隊,掩護水下的885M和949A巡航導彈核潛艇對美軍CSG(航母打擊大隊)打反艦導彈齊射。在非洲和中東地區,甚至里海地區能有636.3和22800這種小型導彈艦,能把“口徑”巡航導彈打出去就完事兒了,航母這種大型戰斗艦艇對于俄羅斯海軍來講,確實不是剛需了。
“庫艦”的歸宿形式
在“庫”艦真正走向終結的歷史節點上,大家最愿意討論的,自然還是俄羅斯海軍這唯一一艘航空母艦的最終結局。目前俄羅斯國防部的打算就兩個,要么下定決心把它給修完然后接著用,要么就退役拆解,這兩個打算說真的都不靠譜。
“庫”艦目前停放的位置
要是“庫”艦真的能修完然后接著用,怎么可能會在第35修造船廠的船塢里已經停工這么長時間?大概率還是俄羅斯海軍已經不想要了,船廠也沒錢了。
而退役拆解,怎么說呢,俄羅斯現在連退役拆解軍艦都有點拆不明白了。你看在摩爾曼斯克,在阿爾漢格爾斯克,在白海的茫茫海濱,還有多少俄羅斯海軍的退役水面艦艇,退役核潛艇在等待拆解,別的不說就那四艘941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就得拆到啥時候去。如果俄羅斯海軍下決心把“庫”艦給拖去拆解,唯一的結果就是拆解的速度不會比現在維修的速度快多少,結果到最后修也修不明白,連拆都拆不明白。
除了俄羅斯國防部“官宣”的兩種處理方式,還有別的路徑嗎?那就是咱們開腦洞的問題了。
第一個路子是一些軍迷又出了主意,希望把“庫”艦拖到中國來,由我們來幫忙維修。說真的就以目前我們的造艦實力,維修“庫”艦簡直是手拿把抓,兩年左右絕對搞定。但是問題在于:
一方面,我們自己的造艦產能已經很緊張了,你看現在多少船廠都在忙著造船呢,我們現在根本沒這精力分出專門的團隊,來給俄羅斯海軍維修這艘老舊的航空母艦;
二方面,“庫”艦對于俄羅斯海軍來講,那就是個俄羅斯海軍的象征,是個大白象一樣的地位,俄羅斯海軍的象征,結果交給中國來維修,對于驕傲的俄羅斯人來說,不合適吧,不符合大國地位;
三方面,從摩爾曼斯克拖到中國來,路上一萬多公里呢,而且有可能經過英吉利海峽、地中海、紅海這樣的敏感海域,中間北約國家和烏克蘭必然會下大力氣破壞,使用無人機、無人艇什么的破襲。以俄羅斯海軍特有的松弛感,就算“庫”艦真的拖到中國來,它可能也根本開不到中國,就會在半道上被北約國家和烏克蘭聯合干掉。
第二個路子是效仿當年的“戈爾什科夫海軍元帥”號舊事,一美元賣給印度,甚至還有說賣給中國,和“遼寧”艦、“山東”艦組個姊妹艦的。說真的這事兒如果在二十年前真的有些可能性,二十年前我們才剛剛開始改造“遼寧”艦,而印度自己也不具備航母建造能力,多搞到一艘滑躍式航母對于我們和印度來說,吸引力都比較大。同時相比現在已經快要徹底爛光了的“庫”艦,二十年前的“庫”艦好歹也是正值壯年,在維修完畢之后再用個二十多年不成問題,剩余的價值還是比較大的。如果那個時候這船真的能賣出去,就算我們不要,印度可能也會不惜一切代價拿下。當然了,至于拿下之后得被俄羅斯人坑多少改裝費就兩說了。
而現在情況可不一樣了,我們現在已經從滑躍式起飛的航母,發展到了電磁彈射器和電磁攔阻設備航母,你現在再拿一艘滑躍式起飛的航母給我們,就算是半新的船我們可能都不感興趣了。更不用說是這艘艦況這么差,只剩下殘值的船了。
至于印度,印度其實現在心氣也是比較高的,最起碼“維克蘭特”號航母的建造,人家扎扎實實的走下來了,下一艘航母眼看著就要建造帶彈射器的高大上貨了,你現在給它一艘上世紀八十年代穿越過來的滑躍式起飛的航母,印度可能都不會買賬。更何況,“庫”艦現在的艦況,給我們,給印度,甚至俄羅斯自用,其實都是差不多的,維修完畢也只能再用個十多年了,對于哪個國家來說都極度不劃算。所以,就算俄羅斯想把“庫”艦半賣半送給我們或者印度,然后賺一筆改裝費什么的根本不可能,哪個國家都不會上當,已經喪失了將“庫”艦賣出去的最佳時機。
印度1美元購入改造費另算的“超日王”號
拆拆不掉,賣也沒人接手,現在對俄羅斯海軍來講怎么辦?咱覺得,對于“庫”艦最佳的處理方式就兩種。其一,賣給咱們當博物館吧,畢竟你看南通現在那航母燒的基本都沒眼看了,要是能添置艘新航母,相信當地旅游部門不會拒絕;其二,賣給我們當靶艦吧,畢竟我們造航母的經驗有了,拿航母當靶艦的經驗還沒有。現在這就幾艘具有歷史意義的航母,即使退役了也都不太可能當靶艦處理,所以一來二去的我們還真的缺一艘可以當靶艦的航母,“庫”艦真的合適。
從熱熱鬧鬧,到寂寂寥寥
但是不管怎么說,“庫”艦已經徹底湮滅在了蘇聯和俄羅斯的歷史長河中,成為關于蘇聯最后的記憶符號,這個結局應該不會有什么改變了。
2017年遠征敘利亞,是“庫茲涅佐夫”號最后的輝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