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臺軍啟動了“漢光41號”軍演,號稱“無劇本、不間斷”,持續10天9夜,動員超過2.2萬名預備役人員參與。
要說這個“漢光”,可算是臺灣當局軍隊演習層次最高、參演兵力最多、規模最大、課目最全、情況設置最復雜、對抗性最強的三軍聯合攻防作戰系列演習,沒有之一。
只是,雖然他們號稱“無劇本”,但你如果再看看歷年的“漢光”,就又會發現,所謂的“無劇本”,根本就是睜眼說瞎話,甚至連他們每次“演”的“劇本”,都沒啥太大變化。
大致上是——導演部給藍軍設定導彈攔截率為100%。然后,藍軍經過“頑強戰斗”,成功擊退了紅軍的登陸行動。
即便在整個演習過程中,笑料和事故頻繁,什么海軍陸戰隊淹死在1米5的水里,發個導彈意外脫靶把自己的船給打了,阿兵哥怕曬還要太陽傘,坦克兵的坦克被賊偷了,主力戰機“幻象2000”滑行后不起飛、特戰戰隊受命增援卻自己先行“跑路”等等...
一切都完全不影響——所向披靡的藍軍成功擊退紅軍的登陸行動。
這...怎么說呢,都懷疑他們導演部的劇本,是抄的印度“抗中神劇”。
不過,從近五年開始,這個劇本又加入了新的“劇情”——普遍結束在“灘岸殲敵”階段的“漢光”,開始從灘頭一路演到了“城區”,并“模擬在解放軍進入臺灣大小城鎮的情況下,演練縱深防御及持久作戰”。
特別是自去年開始,還增加了大量焦土戰演訓項目。
新“劇本”的結果自然還是藍軍士兵以一當十,表現神勇,在“近身戰”中把紅軍士兵一一干翻,并完成了“收復占區”的任務,導演判定——藍軍勝利!
要說藍軍士兵有多“神勇”,咱們就看,這是2023年的“漢光”演習照片,而且還屬于被精心挑選出來官宣的“樣板照”。
臺軍作戰小組居然把玻璃門當掩體,小心翼翼的躲在后面行動!
難道是他們穿了最新黑科技的“隱身迷彩套裝”?
這是今年的“漢光”。
在南投縣一十字路口,因視線死角,一輛軍用卡車將一輛電動車連人帶車卷入車底。
在桃園新屋區,臺軍的M109A5自行榴彈炮車疑似因夜間視線不良,撞毀了路邊4輛私家車,居民樓的水管也嚴重受損。
雖然各種“事故”一如既往,但2025的漢光的演習科目,卻是很不同于以往的。
這場演習首次假設解放軍已經登陸臺灣,進入城鎮作戰階段,臺軍啟動“縱深防御”和“持久作戰”策略,甚至還設定了城市巷戰失敗后,退入山區打游擊戰的場景。
很明顯,臺灣軍方高層其實也并不全是酒囊飯袋,他們也知道和大陸正面硬剛,完全是以卵擊石。
于是我們看到今年漢光并沒有搞什么“戰斗機高速公路起降”、“潛艇實彈發射重型魚雷”等傳統科目,而是呈現兩個特點,第一是去中心化,第二便是全民參戰、焦土作戰。
所謂的“去中心化”,就是將部隊打散成很多支基本作戰單元,然后下放作戰指揮權限,以提升基本作戰單元的主觀能動性。
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因為臺當局也很清楚,其指揮體系一定是解放軍重點打擊目標。只要開戰,臺軍的指揮中樞將在第一時間被我軍摧毀,指揮網絡也會迅速癱瘓,根本無法再按照傳統的指揮方式實現上傳下達。
好了,咱們接著看第二點,全民參戰、焦土作戰。
或許是考慮到“焦土戰”容易嚇到臺灣民眾,引發他們的抵觸情緒,臺當局將這套新劇本叫做“城鎮韌性演習”。
社區、超市、學校這些非軍事單位,幾乎所有的臺灣平民,都被納入了這個“城鎮韌性演習”。
實際上,這通操作,也不算是什么新花樣。
之前臺軍就開搞了官廟屯彈藥、裝甲躲進酒店和醫院,“借用”正在上課的學校擺開陣地,進行軍事演習等等。
特別是新北市第一中學那次,因為事先沒打招呼,搞得學校師生和家長非常驚恐,都被嚇壞了,甚至有人真以為是大陸武統臺灣來了...
很明顯,所謂的“城鎮韌性演習”,無疑就是在演習綁架臺灣平民做肉盾,讓解放軍不敢輕易攻擊,同時發動輿論攻擊解放軍“肆意”襲擊民用設施,用心實在險惡。
然而,先不提武器裝備,無論“去中心化”指揮模式還是城市焦土戰,首先必備的,就是一定要有非常堅定的戰斗意志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這需要非常優秀的頂層設計、堅定的中層架構、優秀的基層治理。
上下利益一致,全體軍民擰成一股繩。
否則的話,搞什么去“去中心化”,打散建制作戰,大概率不是一個街區一個街區的拼死爭奪,而是直接一哄而散了。
參考臺灣“草莓兵”們的狀態,戰斗結果明顯趨向于后者。
這或許也是美國一直不太愿意出售先進武器給臺灣當局的一個重要原因——憑臺軍的戰斗力,賣他們,很可能就相當于拱手送給了大陸。
至于群眾基礎,就看2024年臺灣選舉的幾個數據。
臺灣地區選舉的投票率為71.24%,所有投票的人里面,只有40%投了賴青德。折算下來,總共也就30%的臺灣人是明確支持賴青德的。
即便如此,這部分人不想統一,但也未必就愿意為獨立而戰。
不想統一是因為對大陸的意識形態有抵觸,并且覺得以后用大陸護照可能會很不方便;但要是真獨立吧,他們也很清楚,獨立就會打仗,打仗可是要死人的...美國也不見得會怎么幫忙...
所以,這30%雖然嘴上說的歡實,但要真遇到事兒,大部分人應該不太會為了所謂的“獨立”,去給賴清德一伙和他背后的“洋大爺”拼命的。
典型的上層吃肉我來、下層送死你去。
畢竟,如果真等到這天,那些民進黨高層大概率會盡可能地逃走,想方設法的跑路周邊美軍基地(如果順利的話),但全島的其他臺灣人,可是走不了的,日子總是要過的。
最后還要再多說兩句。
這些年,咱們的網絡上流行著一種“上午登島,下午發身份證”的說法。
這樣說,其實還是夸張了。
臺灣本島地形較為崎嶇,中央山脈崇山峻嶺,將臺灣本島切割成獨立的東西兩塊。
臺灣東海岸分布著陡峭的山脈,幾乎沒有平原存在,適合登陸的地方并不是很多。
臺灣最大的空軍基地,花蓮機庫就建在這里,考慮的正是此地的天然屏障。
按照臺當局的設想,臺灣本島共有14個解放軍可能發起登陸的地點,分別是金山(北)、金山(南)、林口、海湖(桃園蘆竹)、翡翠灣、福隆、頭城、壯圍、羅東、宜蘭、布袋、臺南、林園、加祿堂。這些登陸地點均被稱為“紅色海灘”。
上述“紅色海灘”,全都建有牢固的防御工事。
特別是地形較為平緩,更適合登陸的西岸地區,經過70多年的軍事建設,已經形成了相當完備的筑壘防御體系和泛水、水際灘頭障礙物(比如鐵絲網、反坦克錐、反坦克壕、地雷等多道防線)。解放軍必須在敵火前實施連續的破障作業,也是存在一定難度的。
總來的來說就是,解放臺灣,沒有很困難,但也沒有那樣容易。
當然,有人會反問了,臺灣本島距離大陸海岸最遠也不超過400公里,幾乎完全覆蓋在火箭炮的射程之下,大陸甚至不用艦船就能火力覆蓋臺灣本島全境。
給它來個飽和打擊不就搞定了嗎?
答案其實也很簡單。
留島不留人,那不算解放。
要宣布解放臺灣,就必須登陸,去解放臺灣人民,逮捕臺獨分子接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的審判。
原創文章,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和改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